雛鵝病毒性腸炎的防治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6-28 發布者:曉天 共閱775次
一臨床癥狀
自然感染潛伏期為3~5天,人工感染潛伏期為2~3天。自然感染發病的癥狀可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3種。最急性:多發生在3~7日齡雛鵝,常無前兆,發現時即呈現出極度衰弱癥狀,繼而昏睡死亡或死前兩腿抽搐,病程幾小時至1天。急性:多發生在8~15日齡的雛鵝,主要癥狀是精神沉郁,少食或不食,離群呆立,走動無力;排淡黃綠色、灰白色或蛋清樣稀糞;呼吸困難,鼻孔流出分泌物,嘴端及其邊緣色暗,死前不能站立,兩腿抽搐,病程3~5天。慢性:多發生在15日齡以后的雛鵝,主要癥狀是精神萎頓,間歇性拉稀,消瘦,最后衰弱而死。
二剖檢
腸道病變最具有特征性。4日齡死亡的雛鵝,各小腸段嚴重出血,黏膜腫脹、發亮、蓄積大量黏液。7~12日齡死亡的雛鵝各小腸段嚴重出血,黏膜上出現少量黃白色凝固的纖維素性滲出物,并有少量片狀壞死物。14日齡后死亡的雛鵝,小腸后段開始出現包裹有淡黃色假膜的凝固性栓子,初期栓子直徑約0.2厘米,長度可達10厘米。病程延長,栓子也日益伸長,可達30厘米,直徑0.7厘米,致使小腸外觀膨大,比正常大1~2倍,腸壁變薄,沒有栓子的小腸段嚴重出血,黏膜面呈紅色。栓子主要出現在小腸中后段至盲腸開口處。栓子與腸壁不粘連。
早期死亡的雛鵝,盲腸與直腸出現腫脹、充血后期出現較多的黏液,泄殖腔充滿稀薄的黃白色內容物。10日齡內死亡的雛鵝呈現皮下充血、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暗紅色,肝臟淤血呈暗紅色,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膽囊較正常大3~5倍,膽汁呈深墨綠色;腎臟充血,外觀呈暗紅色。其他器官無明顯異常。11日齡后的死鵝,除肝臟淤血,腎臟輕度充血、出血外,其他器官無明顯異常。
三防治
該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重在預防。關鍵是不從疫區引進種鵝和雛鵝,有該病發生、流行的地區,必須接種疫苗免疫和采用高免血清進行防治。平時做好清潔、消毒、隔離工作。
1、疫苗免疫(1)種鵝免疫:在種鵝開產前1個月采用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小鵝瘟二聯弱毒疫苗對種鵝進行2次免疫,在6個月內可使其種蛋孵出的雛鵝獲得母源抗體保護。這是目前預防該病最有效的方法。(2)雛鵝免疫:對1日齡雛鵝,可采用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弱毒疫苗進行口服免疫。
高免血清防治(1)對1日齡雛鵝,采用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高免血清或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小鵝瘟二聯高免血清,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即可有效控制該病發生。(2)對發病的雛鵝,盡快采用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高免血清或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小鵝瘟二聯高免血清,每只皮下注射1~1.5毫升,治愈率可達60%以上。在采用血清防治的同時,可適當選用抗生素加維生素E、C進行輔助防治,能有效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