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產母雞大腸桿菌的治療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6-16 發布者:曉天 共閱1317次
在夏季處于多陰雨天氣,高溫潮濕。初產母雞容易發生以癱瘓、拉稀糞、腹水為主要癥狀的疾病,發病率和死汰率高,一般是由大腸桿菌病引起的。 1 臨診癥狀
病雞精神萎頓,羽毛蓬松,食欲降低,產蛋量下降。體溫多在42~43℃以上。兩肢癱瘓不能站立。突然刺激時,頭部羽毛豎立乍起。后期臥地不起,閉目昏迷。多數病雞腹部膨大,觸摸有明顯的波動感。發病初期拉白色稀糞,后期拉黃綠稀糞,污染肛門部羽毛,污穢腥臭,經3~5d虛脫死亡。
誘因:雞舍環境差,舍內潮濕,通風不良,雞糞濕臭;使用飼料感觀品質低劣,后經取樣化驗主要營養指標均不合格。
2 剖檢變化
剖檢病不完全一致。多數病死雞在打開腹腔時可見多量啤酒樣腹水溢出,有的在400~500mL以上。肝臟腫大,邊緣變厚,表面有出血斑點或壞死點,肝表面有纖維素膜附著。脾臟腫大、柔軟,表面有白色壞死點。心包炎明顯,心包內積有多量淡黃色混濁液體。心臟腫大柔軟,心壁肌肉變薄,心肌表面有大小不等的肉芽腫。氣囊混濁變厚,有干酷樣物附著。卵泡變性壞死、萎縮或卵黃破裂,卵黃性腹膜炎明顯。腸道粘膜出血,易刮落。
3 診斷
以病死雞的肝觸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見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根據流行病學及剖檢變化,診斷為大腸桿菌病。
4 治療
首先改善飼養環境,按時清除雞糞。使用抗毒威、威島消毒劑,每天帶雞噴霧消毒一次,連續5~7d。
立即更換劣質飼料,改用高質量濃縮料配制的全價料。及時發現、隔離治療病狀較輕的雞。發生大量腹水的雞和病危雞多無治療價值,應盡快淘汰處理。
4.1 恩諾沙星每日兩次飲水,連續使用7~9d。前期按治療量用藥,病情穩定后可按預防量繼續用藥。
4.2 飼料中加氯霉素粉,連續飼喂5~7d。
4.3 卞那霉素或慶大霉素一日兩次肌注,連續使用3~5d,后改為內服。
5d后,該群雞發病與死亡逐漸減少,排糞基本恢復正常,產蛋率也已開始回升。
5 小結
5.1 防治大腸桿菌病應采取綜合措施,首先從雛雞抓起。選用健康種雞群的種蛋。做好孵化室衛生、種蛋消毒工作。在做好日常飼養工作的同時,還必須注重雞舍環境衛生,保持舍內通風良好、密度適宜。因天氣或其他原因可能發生應激時,應做好防應激工作。
5.2 開產母雞需充分供給優質全價飼料。避免因營養、代謝病誘發大腸桿菌病的流行。
5.3 在本病多發地區,有條件的單位使用本地病雞病料制備的滅活苗,預防可達到較為理想預防效果。
5.4 在診斷本病時要注意與籠養雞疲勞癥、鈣、磷缺乏癥或失調鑒別,以免延誤治療。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