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飼料行業發展形勢與趨勢分析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6-11 發布者:曉天 共閱1386次
(一)宏觀環境的影響不穩定
飼料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一直是在國內外宏觀環境影響與考驗下發展。從經濟增長的角度看,歐美經濟體仍處于復蘇的后半程,各項經濟數據呈現出不斷改善的狀態。而中國經濟顯然已經度過了復蘇期,正處于經濟復蘇和新一輪增長周期間的過渡期,緊縮政策已經實施一段時間,負面累積效應正在釋放。從政策面預期角度看,對于歐美經濟體來說,雖然近期通脹上行風險已經出現,但歐美經濟體還沒有到刺激政策明顯退出的時點。而我國則不同,我國3月份CPI增速已經達到了5.4%,在全球和國內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背景下,控通脹任務十分艱巨。此外,人民幣升值預期明顯提升,境外熱錢的流入速度有可能加快,央行的貨幣回籠力度勢必要進一步加大。因此,中國經濟不僅目前已經面臨了較嚴厲的宏觀調控,未來一個階段似乎也很難看到政策放松的跡象。從近期經濟運行看,一季度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同時減速的狀況可能拖累經濟運行,分析人士認為,2011年“三駕馬車”雖將呈現小幅減速格局,但回落幅度都不大,經濟仍將保持較高增長水平,預計全年經濟增長仍能達到10%左右。
總之,居高不下的CPI勢必導致宏觀調控的壓力加大,“三駕馬車”減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仍有可能進一步上漲等因素,可能導致畜牧業和飼料業發展的環境趨緊。但是世界經濟在逐步復蘇,我國全年經濟仍將保持較高速度的增長預期,這將是飼料產業經濟發展的強心劑。
(二)上游產業的作用喜憂參半
一是上游產業充裕的原料供應滿足了飼料生產需求。全國糧食生產的“七連增”和我省糧食生產的“八連增”為飼料行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去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了54641萬噸,我省達到了4350.3萬噸。另外,大豆和玉米的適度進口對飼料生產的需求提供了有效補給。從預測看,今年,全球大豆生產形勢比較樂觀,產量預計近2.6億噸,創歷史新高,其中美國將達到9300萬噸,巴西7220萬噸,阿根廷產量5000萬噸,巴拉圭840萬噸。
二是居高不下的原料價格加大了飼料企業組織生產的壓力。4月20日,全國玉米現貨價格仍處高位,全國玉米均價達到每噸2192元,平均看,玉米價格同比上漲13.44%,與年初基本持平。豆粕價格也居高不下,目前每噸3400元,同比上漲7.26%,比年初上漲0.89%。受智利地震影響,進口魚粉價格更是“漲”聲一片。勞動力價格在“用工荒”影響下,更是逐步高企。居高不下的成本價格,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加大了企業生產壓力,同時也導致了惡性競爭,部分企業處于停產和半停產狀態,中小企業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
(三)來自“兩頭”的壓力可能越來越重
前頭——土地資源的緊張造成了飼料原料的短缺。我省是飼料大省,也是原料需求大省,而我省主要飼料糧——玉米的每年種植僅4000多萬畝,產量不足2000萬噸,除去口糧和其他需求外,遠遠滿足不了飼料生產需求,需要大量外購和進口。大豆產量同飼料生產需求相比更是相差甚遠。同時,在食品質量安全嚴管嚴控的大背景下,化肥、農藥、重金屬、化學物質等污染,對飼料生產安全也造成了威脅。
后頭——畜牧業的波動造成了飼料業起伏。從統計數字看,由于去年畜牧業的增長,飼料產量也相應增加。但是,受去年年底畜禽病情的影響,今年一季度豬禽總量有所下降,從而導致飼料產量走低。據相關分析,一季度豬料同比下降10-15%,禽料同比下降10%左右。
當前飼料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飼料行業發展面臨諸多問題,在此重點說一下質量安全問題。雙匯“瘦肉精”事件后,人們對豬肉質量產生了疑問,接下來又出現了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這些事件嚴重擾亂了人們的消費思維,人們不禁要問,現在吃什么才安全?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不僅直接影響了畜產品的消費,而且通過畜牧業的傳導作用可能會導致飼料行業的波動。
質量安全關系著飼料行業的興衰,更關系著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飼料企業要謹慎審視自身定位,切實擔負起自身社會責任,抓好產品質量安全。首先,企業要強化自身管理,苦練內功,要抓好實驗室建設,搞好設備維修,以及廠區駐地衛生、安全的建設。其次,要建立從原料進廠到產品完成的可追溯質量管理體系,確保每一批產品生產過程都有記錄,每個生產環節都可追溯,明確相關責任人職責。鼓勵企業間加強合作,建立行業自律同盟,龍頭企業應發揮表率作用,帶動整個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
要不斷完善行業自律體系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全行業道德體系建設中的重要促進作用,探索性出臺一些行業自律公約,協調和監督業內企業行為,逐步完善和提高行業準入標準,建立行業道德淘汰機制。鼓勵一些大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也能夠參與進來,帶頭搞好行業自律,加強企業間的交流溝通,建立以“講社會公德,樹行業新風”為主題的聯系機制,共同搞好行業自律,促進生產規范,確保飼料產品安全。
飼料行業發展趨勢淺探
從長遠來看,國內畜牧業仍會保持快速發展,在總量提升的同時,更加側重于質量水平的提高,科技創新、規模發展成為主流,打造優質、高效、安全、生態、健康產業鏈成為必然趨勢。飼料行業作為畜牧產業中的基礎性產業,作為農產品向畜產品轉變的重要環節,更應當抓住機遇、苦練內功、乘勢而上、順勢發展。
(一)健康高效功能性飼料是行業發展的重要目標。
近年,農產品價格不斷上漲,發展高效、生態、節約、循環畜牧業已成為新趨勢,這對飼料行業提出了新要求,行業今后要在健康、高效、功能等方面做好文章。
一是健康問題。養殖動物的健康狀況已經成為制約飼料發揮自身價值的主要因素,飼料企業除了向飼料中添加藥物添加劑之外,還可以通過建立技術服務隊伍、完善和改進配方、推廣生物技術和科學養殖方法等方式,保障動物健康。
二是成本問題。飼料行業是微利行業,要解決好原料成本問題的根本之道就是要提高原料利用率,要改變以往粗放式的生產經營方式,在生產和管理“精細化”上下功夫,建立原料和產品營養評價體系,不斷開發新型替代原料,側重開發轉化率高的產品,從而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三是功能問題。由于受科研現狀限制,目前飼料品種在技術上難有實質性的突破。但可從功能、效果等方面入手,開發一些差異化的產品,充分挖掘動物營養潛力,從而滿足一些特定需求,培養長期穩定的核心客戶群。這在大型養殖企業和一條龍企業的自配料中表現的十分突出,合理的搭配方式決定了投入產出比,還可以很好的緩解飼料成本壓力。
(二)企業創新是行業發展的關鍵性支撐
一是原料創新是飼料產品發展的重要內涵。我國傳統的畜禽營養模式普遍采用的是引進的“玉米+豆粕+魚粉+添加劑”模式,單一的配比模式不僅強化了原料依賴性,易受原料廠商的控制,也不利于調整飼料營養結構和新型產品的開發和突破。近幾年,隨著飼料業內涵性發展的不斷深入,原料作為飼料生產的重要內容,創新表現突出,如玉米酒精糟(DDGS)、木薯干、木薯渣、單細胞蛋白等優質飼料原料,作為非常規原料,因其性價比較高,資源比較豐富,表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二是科技創新是飼料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在飼料業發展進程中,大批先進實用的飼料科技成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特別是益生素、小肽、酶制劑、植物提取物、植物性飼料添加劑以及多種益生菌在飼料中的功能定位等對提高養殖水平,推動畜牧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后一段時間,飼料業要有一個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