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食道口線蟲病的診斷與防治
來源:視頻獸醫網 發布日期:2011-06-10 發布者:曉天 共閱1262次
豬食道口線蟲病的診斷與防治
1.臨床癥狀診斷
豬只表現腹痛、腹瀉或下痢,高度消瘦,發育障礙。繼發細菌感染時,則發生化膿性結節性大腸炎。
2.糞便檢測
用漂浮法檢查有無蟲卵。蟲卵呈橢圓形,卵殼薄,內有胚細胞,但常與紅色豬圓線蟲卵混淆,須采用糞便培養至第3期幼蟲才可鑒別。食道口線蟲幼蟲短而粗,尾鞘長;而紅色豬圓線蟲幼蟲長而細,尾鞘短。
3.綜合診斷
應根據豬場的生產和用藥記錄、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糞便檢查,結合剖檢結果綜合判斷。幼蟲在大腸黏膜下形成結節所致的危害性最大,形成結節的機制是幼蟲周圍發生局部性炎癥,繼之由成纖維細胞在病變周圍形成包囊。結節因蟲而異,見圖3-4-6“幼蟲結節”。長尾食道口線蟲的結節,高出于腸黏膜表面,具有壞死性炎性反應性質,至感染35天后開始消失;有齒食道口線蟲的結節較小,消失較快。大量感染時,大腸壁普遍增厚,發生卡他性腸炎。除大腸外,小腸(特別是回腸)也有結節發生。
1.治療
基本同豬蛔蟲。
(1)敵百蟲,劑量為0.1克/千克體重,混入飼料內均勻飼喂。
(2)硫化二苯胺(吩噻嗪),劑量為0.2~0.3克/千克體重,混入飼料內飼喂??偭坎怀^5~20克。注意2~3天后再投藥一次。豬對此藥敏感,應注意安全。
(3)0.5%的福爾馬林,500~1000毫升,深部灌腸。
(4)雷丸、榧子、檳榔、使君子、大黃各等份,共研為細末,開水沖服,體重25千克者每次3~15克,體重50千克者每次18~21克。
2.預防
改善飼養管理,注意飼料、飲水、環境衛生,豬圈經常保持干燥,定期驅蟲。母豬分娩前1周用藥,仔豬產后1個月驅蟲,可有效的防止仔豬感染。每噸飼料中加入0.12%的潮霉素B(hygromycinB),連喂5周,有抑制蟲卵產生和驅除蟲體的作用。牧場被污染時,應換至干凈的牧場放牧。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