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鴨常見疾病防治
來源:中國禽病網 發布日期:2011-05-25 發布者:曉天 共閱795次
野鴨抗病力比家鴨強,疾病較少。但在人工馴養條件下,由于常接觸家禽、家畜,有傳染疾病的機會,因而也經?;疾?。為此,應保持鴨舍、飲用食具的清潔衛生,定期消毒,防止霉變的飼料引起中毒。墊料勤曬,勤換。池水也要定期更換。飼料中應注意補充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如缺乏維生素E和B,易引起小鴨大批死亡。雛鴨階段可在飼料中添加0.05%的土霉素,防止下痢。定期預防注射,其免疫程序和疾病防治方法,與家鴨基本相似.
下面僅介紹兩種野鴨常發傳染病。
鴨病毒性肝炎:鴨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病毒性肝炎病毒(DHV)所引起幼鴨其它水禽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特征是潛伏期短,肝臟腫大出血呈斑駁狀,病程短,致死率高。該病毒通過接觸經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冬季及早春易流行,5周齡以內幼鴨及水禽雛易發病,發病率為100%,死亡率為50-90%?! ?
臨床癥狀:潛伏期一般1-3天,病雛精神呆滯,食欲廢絕,時有腹瀉,糞便呈黃色,眼半閉呈昏睡狀,頭向后仰,行走不穩,側臥或蹲從,兩腳痙攣,角弓反張,驚厥死亡?! ?
病理變化:肝臟極度腫大,表面有出血,外觀似花斑狀,膽囊腫大充滿膽汁,脾腫大有出血點呈斑點狀;腎發生充血腫脹;心包發炎?! ?
防治方法:可采用康復病鴨血清每只肌注0.5毫升,也可注高免種鴨的蛋黃液。預防注射鴨病毒性肝炎弱毒苗和滅活菌,可控制本病流行。
瘟:鴨瘟又稱鴨病毒性腸炎,是由鴨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本病通過呼吸道、消化道、交配、傷口及吸血昆蟲都可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夏季為發病高峰,發病率高,死亡率在90%以上?! ?
臨床癥狀:潛伏期2-5天,精神沉郁,縮頸厭食,垂翼腿軟,行走艱難,眼皮水腫,流淚;鼻流粘液,呼吸困難;頭頸腫大,可視粘膜出血;嚴重腹瀉,糞呈綠色,有時后期出現神經癥狀。病程2-10天?! ?
病理變化:病尸主要呈現出血性素質變化,頭頸腫大;皮膚、漿膜、粘膜有散在的出血點,口腔和食道粘膜覆有一層淡黃或黃褐色的假膜,假膜下形成潰瘍;腸粘膜充血出血嚴重,尤其腺胃、十二指腸更為嚴重,肌胃角質膜下有局灶性潰瘍。泄殖腔時有壞死灶,粘膜水腫。肝腫大有散在出血點和灰白色的小壞死灶;膽囊腫大,其粘膜有出血或潰瘍。脾腫大,有淡黃色壞死灶。心冠狀溝水腫,心肺有出血。法氏囊水腫,有出血點?! ?
防治方法:
1、定期注射鴨瘟弱毒疫苗。
2、早期使用鴨瘟高免血清,每只鴨0.5毫升,有一定療效。
3、加強飼養管理,改善環境衛生,定期消毒場地和用具。
4、發病后及時封鎖、隔離、消毒、嚴格執行防疫規定。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