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雞高效養殖7要點
來源:河北日報 發布日期:2011-05-05 發布者:曉天 共閱666次
一、分群飼養
肉仔雞公母性別不同,其生理基礎也不同,因而對環境、營養條件的要求和反應也不同。如公雞的生長速度快,而母雞的生長速度慢,56天體重相差約27%;公雞8周齡后體重增長速度下降,而母雞在7周齡后體重增長速度就下降,按經濟效益應分別出欄。因此肉雞最好采用公母分群飼養,公母分群后可分別調整日糧水平,更好地提高飼料利用率。
二、限料與控水
為防止肉雞生長速度過快,20日齡以前可適當控料以防止發生肉雞腹水綜合征、猝死癥等營養代謝病。后期,可在料中添加1%~2%的大蒜,既可以預防腸炎又可以促進采食,適當縮短飼養天數。雞群發病期間,在治療如大腸桿菌病、病毒性疾病、球蟲病等全身敗血性疾病感染時,用藥前可控水0.5~2小時。另外,雞群在進行飲水免疫時,可控水2~4小時,當然,控水時間的長短也應參照雞群的日齡、季節、長勢情況及藥物的半衰期等因素。
三、換料
肉雞換料過快會引起肉雞的腹瀉,引起機體的脫水,提高了料肉比,甚至造成疾病發生?,F把“過渡換料法”介紹如下:假設A為前料,B為后料,兩者分別包括不同期或不同批次的飼料。
第一種方式:2/3的A料加1/3的B料混合飼喂1~2天;1/2的A料加1/2的B料混合飼喂1~2天;1/3的A料加2/3的B料混合飼喂1~2天,然后全喂B料。
第二種方式:2/3的A料加1/3的B料混合飼喂2~3天;1/3的A料加2/3的B料混合飼喂2~3天,然后全喂B料。
第三種方式:1/2的A料加1/2的B料混合飼喂3~7天,然后全喂B料。
采用過渡飼料的方式飼喂,是減少換料應激的方法之一。
四、用藥
在農村的肉雞養殖中單只雞的藥費偏高與用藥的不科學性和不合理性密切相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單一投藥,忽視藥物聯合應用。
2.藥量過小達不到治療效果,量大或使用時間過長引起藥物中毒。
3.療程不足,頻繁換藥。
4.忽視了藥物的配伍禁忌。
5.盲目投藥,降低了藥效或中毒。
6.忽視了藥物的半衰期,飲水時間過長,降低了藥物的作用。
7.不了解藥物成分,重復用藥。
8.忽視交替用藥。
9.同一藥物的持久使用,導致病原微生物產生耐藥性,延誤治療時機。另外,隨著人類文明和經濟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因此一定要注意肉雞上市前所用藥物的停藥期,防止藥物殘留的產生。
五、環境控制
隨著雞舍養雞時間的延長,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如果不注意環境的治理,最終將嚴重威脅商品雞群的健康。因此,雞場一定要重視環境的治理,特別是要做好污水、雞糞、淘汰雞、病死雞的無害化處理工作。在重視環境治理的同時,還應注意雞舍內、外環境的控制。雞舍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密度、粉塵及舍內微生物的含量等因素都會影響肉雞的生長發育。另外,雞的許多傳染病都能夠通過空氣傳播,因此,雞舍內、外環境的帶雞噴霧消毒在很多雞場已成為必須堅持的衛生防疫措施。
六、消毒
進雞前對雞舍及環境消毒仍然是搞好凈化的重要環節,當前常采用的消毒劑一般含有甲醛、氫氧化鈉、氯或絡合碘等成分。在平常使用過程中常存在以下誤區:
1.僅采用地面消毒,忽視了熏蒸消毒。
2.熏蒸消毒時,僅用了甲醛,降低了熏蒸效果。
3.忽視了適當提高舍內的溫度和濕度。
4.忽視了對墊料的日曬和熏蒸消毒。
5.長時間的使用一種成分的消毒劑。在平常的飼養管理過程中,特別是在雞群發病期間,應注意舍內的帶雞噴霧消毒和舍外的環境消毒。
另外,雞群飲水的凈化,水槽、消毒池的消毒工作也不容忽視。
七、育成期管理
1.注意脫溫時間。過早脫溫,會影響生長發育并且易誘發疾病。因此,要依據季節、天氣變化、雞群健康狀況確定脫溫時間。
2.要搞好雞舍的環境衛生。肉仔雞進入育成期,其采食量、飲水量也逐漸加大,排泄也逐漸增多,造成的環境污染也較嚴重,因此必須及時清除糞便、墊料,搞好衛生消毒,以防細菌、病毒大量存在和繁殖,對雞群構成威脅。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