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寒天氣肉雞管理方案
來源:雞病專業網 發布日期:2011-05-05 發布者:曉天 共閱768次
近段時間,北方地區天氣嚴寒,使肉雞生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雞病的防疫受到嚴重威脅,種雞的產蛋率下降了5%左右。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專家提醒養殖戶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加固雞舍建筑
及時加固雞舍,增加支撐柱,尤其是存在隱患的老、舊雞舍,以防止雞舍因下雪而坍塌。全面排查雞舍水電等基礎設施對電路進行檢修和排查,排除安全隱患,及時更換老化、破損電線,避免因漏電造成損失。
二、強化飼養管理
加強保溫措施,尤其是局部保溫,提供適宜的生長、生活溫度,防止雞扎堆出現壓死現象。尤其是幼雛,在缺乏保暖條件的情況下很容易大量被凍死;種(蛋)雞對飼養條件的改變也非常敏感,由于天氣寒冷,其生產性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寒冷天氣保溫可采取如下幾項措施:
1.適當增加飼養密度。在正常密度下,增加5%~10%有利于保溫。
2.關閉門窗。如果發現禽舍頂棚和北墻有結霜現象,應增加保溫層的吊棚,用塑料布或油氈紙增加隔溫層,堵嚴北窗。
3.盡量使用20℃~25℃的溫水喂雞,有條件的養雞戶增加煤爐或保溫燈給禽舍升溫。
4.種雞、蛋雞加強密封措施,如半封閉飼養時采用彩條布等密閉雞舍。
5.放養雞減少舍外運動時間。但在保溫取暖的同時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
6.在防寒保暖的同時,特別要注意通風換氣。如只注意保暖而缺乏新鮮空氣,易引起呼吸系統的炎癥,引起以后多發呼吸道病,嚴重的會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導致雞只大量死亡。但通風換氣要講究方法,雞舍通風不能影響正常的溫度。
7.保持舍內清潔和干燥,及時清理禽糞,注意預防細菌性下痢如大腸桿菌、雞傷寒、腸炎等。地面育雛時可用稻草、谷殼、細刨花或米糠等松軟、吸濕性強的物質做墊料,寒冷天氣適當加厚墊料,墊料必須充分曬干防止發霉。
8.減少應激源,防止應激發生。氣候變化異常,雞只抵抗力下降,因此要減少應激,合理轉料,在進行疫苗接種和斷喙時按照“強弱、大小,病雞進行隔離飼養”的原則進行合理分群,加強護理,僵雞、殘雞應及時淘汰。盡量避免飲用雪水和冰凍水,注意飲水中補充電解質、維生素等抗應激保健藥物,提高雞體免疫力。
9.抓好育成期均勻度,控制種(蛋)雞體重。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控制體重一般都通過限制采食量來達到,但限于目前的低溫條件,飼料中能量偏低,如在日糧能量嚴重不足的條件下限食只能適得其反,所以限食要根據實際所使用的日糧營養水平而定。保證良好的光照措施,保持種雞性成熟和體成熟的協調一致,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理想的蛋重和開產后的產蛋率。
三、調整日糧營養水平
由于天氣寒冷,雞只需要更多的能量用來驅寒,維持體溫正常,基礎代謝大量增加。因此要隨時注意氣象預報,根據氣溫等適時調整飼喂量及日糧組成。種雞和未到上市日齡的肉雞要提高其日糧能量濃度,如可增加玉米10%~20%的用量。對已到上市日齡肉雞如果因交通不便等未能及時出欄,則要適當調低日糧營養濃度,盡量降低損失。
做好飼料原料的質量控制,在潮濕天氣條件下,特別要注意飼料原料的儲存,避免受潮,防止霉變。同時要嚴格判定飼料原料質量,發霉變質飼料嚴禁使用。雛雞和種雞對發霉飼料尤其敏感。
四、調整孵化條件
加強孵化環境的保溫措施,防止外界低溫造成已出殼雛雞凍死;減少低溫造成的孵化溫度波動對在孵種蛋孵化率的影響;根據天氣狀況,調整孵化操作時間,避免胚蛋冷刺激,如照蛋、移盤、出苗等盡量調整到中午天氣好的時候,減少寒冷天氣對孵化生產的影響。
五、強化生物安全措施,做好防疫工作
采取嚴格的隔離消毒措施,尤其是做好雞舍周圍消毒衛生,防止細菌、病毒等侵入;加強免疫預防,密切加強抗體水平和雞群動態監測,有效預防傳染性支氣管炎等冬春季常發病的發生;加強禽病的診斷,要特別重視雞新城疫(ND)、禽流感(AI)、雞傳染性支氣管炎(IB)、傳染性法氏囊病(IBD)、傳染性喉氣管炎(ILT)、球蟲等疾病的預防;合理使用藥物,對癥下藥,用量準確,療程要足,飲水給藥要考慮藥物的溶解度及飲水量,注意交替用藥或間隔用藥,避免耐藥性產生,注意停藥期,掌握一般用藥原則。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