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雞養殖
來源:雞病專業網 發布日期:2011-04-18 發布者:曉天 共閱784次
雉雞的繁育技術 — 人工孵化技術
1.種蛋的選擇 雉雞種蛋的顏色有橄欖色、暗褐色、淺褐色、灰色和藍色。蛋殼厚度0.25—0.28毫米,縱徑平均4.37厘米,橫徑平均3.43厘米,蛋形指數1.27左右。平均蛋重:地產雉雞25—30克,美國七彩雉雞29—32克。入孵的種蛋必須大小適中,蛋形正常,蛋殼顏色符合本品種標準,蛋重一般以26—30克為宜,小于23克,大于31克,都不適合種用。雉雞種蛋的其他選擇方法與家雞相同。
2.雉雞種蛋孵化時間 雉雞的孵化期為23—24天,在孵化正常時,22天末開始啄殼,個別的開始出殼,23天半全部出殼,24天末清掃出雛器。3.雉雞孵化溫、濕度 雉雞孵化溫、濕度要求既不同于家雞,也不同于其他珍禽,溫度采取變溫孵化法,濕度掌握前高一中低一后高的原則,見表2—1。4.涼蛋 從人孵后的第七天開始涼蛋,如夏季溫度較高時,每天要涼蛋1—2次,每次10分鐘左右。5.孵化效果的檢查與分析 人工飼養的雉雞種蛋孵化,頭照無精蛋不超過5%—6%,死胚蛋為2%—3%,如果死胚率過高,多數是由于種蛋保管不好,孵化溫度過高或過低,翻蛋不足。無精蛋過多,則是因為種雉雞雌雄比例不當,種雉雞患病,雄雉雞雄性不強或沒有射精能力等原因。二照時,死胚蛋不應超過2%—3%,死胚蛋過多往往是種雉雞飼養不良,胚胎營養不足及孵化溫度不適合,通風不良所致,孵化后期移盤后死胚率為6%—7%,如超過此值,有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條件不好,主要表現為啄殼不出的死胚蛋較多。雉雞的營養需要 由于雉雞的不同生產目的,不同的生長發育期及繁殖期對營養需要有不同的要求。
雉雞的繁育技術---山雞人工授精技術
飼養七彩山雞采用人工授精技術,可減少飼養公雞的數量,并提高種蛋受精率,從而降低飼養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一、選種 選用6~12月齡的公雞較好,要求其體重1.5~2公斤,精神飽滿,各部位勻稱,胸肌發達,啼鳴長而洪亮,羽毛豐滿,姿態雄偉,頭部眼眶上無白眉,頸環不完整,胸部羽毛紅褐色且鮮艷。
二、采精 采精者使公雞保持伏臥姿勢,用左手按住其尾羽,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在公雞腹部輕快地按摩約20秒鐘,致使交尾器官在泄殖腔內側壁勃起,采精者用左手拇指在泄殖腔兩側微微加以按壓,即可使公雞射精。小心地將乳白色的精液收集至容器中,每天可取精1次。
三、輸精 將受精的母雞保定,用手輕輕按壓母雞背部,然后從兩側壓向泄殖腔中間,左上方就是陰道口。輸精者將盛有精液的輸精器插入輸卵管內2~3厘米深,這時應放松母雞腹部,緩慢地讓泄殖腔復原,防止精液流出。輸精器通常采用玻璃注射器或塑料注射器。因為山雞交配1次,可連續產受精蛋8~10枚,所以每周輸精1次即可獲得95%以上的受精卵,從而可避免因近親交配而造成品種退化。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