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夏季由于天氣炎熱,為了保證待產母豬順利分娩,多生活仔、健仔,飼養管理顯得尤其重要。今天從上產床、飼養、保健、環境4個方面,重點闡述母豬產前7天的注意事項,為母豬把好產前第一大關。
上產床前
確定上產床母豬
(1)懷孕舍與產房主管確定上產床的母豬數量和具體日期
(2)上產床當天早上,在飼喂前將待產母豬趕進產房
確定上產床時間
(1)夏季熱,重胎母豬上產床是大應激,建議最早產前7天上產床
(2)上午7:00前上產床
準備、驅蟲、清洗、消毒
(1)上產床前1周,對母豬體外寄生蟲進行驅蟲。目前豬場使用效果較好,并且較安全的產品商品名稱有貝特、特敵克、害獲滅等知名品牌。
(2)上產床前1天,選擇10點后溫度較高時間段,對母豬進行徹底的沖洗
(3)上產床當天,對母豬全驅進行噴霧消毒
懷孕舍進產房
(1)設置好道路,做到通往產房的路線是直線、無水洼、切斷分叉路
(2)將靠前、同一天分娩母豬先趕進產房,并盡量關在同一排,便于飼喂、接產、檢查、免疫、保健、斷奶等
(3)后備、高胎齡母豬關在進門口兩排,便于觀察采食量、背膘體況等
(4)每次驅趕4-5頭,避免過道擁擠,打架應激
(5)進入產房過道后,飼養員及時關上已進母豬的產床后門,對頭胎不熟悉上產床的母豬,可加以人工輔助抬尾巴、放墊板
(6)建議1周內分娩的母豬分在1個分娩單元,利于管理,更利于全進全出、減少、凈化疾病
(7)及時掛好母豬記錄卡,對有呼吸加快的母豬,對其頭部噴水降溫
(8)根據當時氣溫(舍內超過28℃),應在母豬進產房前半小時,開啟濕簾、風機等降溫設備
(9)上產床2小時后給每頭母豬量體溫,并在對應的墻面或采食槽前面做好記錄
(10)準備好接產用具、藥品
產前7天飼喂
1、上產床當天早餐不喂料,分別在11:00和下午4點后飼喂哺乳料1斤/頭,第二天恢復到2KG/天的采食量,直到分娩。具體可以根據母豬體況,適當調整飼喂量,讓母豬在分娩前一周的背膘達到17mm~19mm。
2、保證每頭母豬有足夠量(10-30L/天,1L/min)的清潔飲用水
3、母豬吃完料,躺下后,一定要及時刮洗料槽,避免死角的飼料霉變酸敗,引起母豬脹氣死亡
4、預防熱應激和消炎保健方案:注意上下午各量一次體溫,觀察母豬的健康狀況,避免出現高燒,這是最易造成死胎的;另外,從進產房開始,在料槽的飼料上撒多維,可以預防產后母豬發高燒,減少仔豬拉稀,增強母豬抗應激能力!
產前7天環境管理
1、保持絕對的安靜、清涼(溫度16-18℃),如果條件有限,也應該保持舍內最高不超過28℃,平時除了飼養員喂料量體溫檢查體況,才進入產房,其他時間,盡量不進陌生人人。
2、周圍不開工建設,放禮炮等,巨大的噪音,極易造成死胎
產前7天的母豬飼養管理,以上這些你都能做到嗎?其實,在產房的飼養管理中,我們只要把母豬管理好了,仔豬的健仔數自然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