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仔豬的消化系統相比于成年豬還過于脆弱,因此更容易出現消化道問題,引起腹瀉,消化不良就是引起仔豬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除了仔豬消化系統本身脆弱外,溫度、濕度等外部環境,以及飼喂的飼料不合適等也會引起腹瀉,那么對于這種腹瀉該如何進行判斷和防治呢?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介紹。
仔豬消化不良性腹瀉的癥狀
發生仔豬消化不良性腹瀉,外觀精神、食欲、活動無多大異常。少數仔豬消化不良性腹瀉有發燒癥狀,體溫升高至39.8℃~40.5℃,怕冷,喜扎堆。嚴重仔豬消化不良性腹瀉,呈噴射狀,或肛門失禁,糞便順后肢直流,后軀及肛門周圍被污染,糞便顏色為暗綠色或淡綠色,個別為淡黃色、水泥色,呈粥樣,有酸臭味,內有少量未消化的飼料??诳?,喜飲水。發病后豬只生長速度受阻,個體間體重差異較大,2月齡時,**的20kg,最小的10kg,其余的15~17kg之間。
仔豬消化不良性腹瀉的防治
1、加強懷孕母豬的飼養管理,提高后期(臨產前30~40d)的采食量,以產出強壯且抵抗力較強的個體。
2、免疫學的防治,在產前6周內根據當地具體情況接種疫苗進行徹底驅蟲。并做好母豬的產前補硒工作。母豬可于產前1周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10mL。
3、結合“全進全出”做好空產床的徹底清冼、消毒工作,以及母豬進產房前、后豬體的清洗和消毒。
4、仔豬吃初乳是產后預防腹瀉的第一步。仔豬出生后,先用溫水洗凈母豬乳房,然后用0.1%高錳酸鉀溶液洗凈母豬乳房,最后擠掉少許初乳,再人工固定奶頭,讓所有的仔豬盡量吃到充足的初乳;母乳的質量是影響仔豬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整個哺乳期需要采用高質量的哺乳料以提供充足優質的母乳。
5、及時補充微量元素,及時補鐵和硒,母豬于產前1周注射亞硒酸鈉維生素E注射液10mL,仔豬于3日齡注射含硒的鐵劑1mL(內含鐵100~150mg),不及時補鐵,仔豬易發生貧血,導致抵抗力下降,引起下痢;缺乏VE和硒時會影響仔豬免疫功能,造成繼發性腹瀉。
6、做好仔豬的保溫工作,保持豬舍的干燥。溫度的突然變化是引起仔豬腹瀉重要原因之一,當舍內晝夜溫差超過10℃時,腹瀉發生率明顯升高25%~30%。剛出生的仔豬最適宜的溫度在30℃左右。以后每周降低2℃直至斷奶時23℃左右。圈舍濕度保持在65%~75%為宜。
7、仔豬早期補料,仔豬7日齡左右是仔豬長牙期,喜歡咬東西來消除牙齦腫脹和發癢,合理利用其生長特點進行誘飼。使仔豬在斷奶前胃腸消化系統逐漸適應植物性飼料,為斷奶的平穩過渡和下痢的預防創造條件。
8、斷奶前3d做好母豬的減料工作,直到斷奶日停料1d,同時在斷奶的前后3d的仔豬料中添加一些抗應激類、抗生素類或益生素類物質。斷奶前3d適當限飼,按正常采食量60%~80%飼喂,以后逐漸達到正常采食量,以降低仔豬腹瀉。
9、根據仔豬消化生理特點,提供營養平衡、消化率高的飼料,并添加酸化劑(乳酸,檸檬酸、富馬酸、甲酸鈣)、復合酶制劑(淀粉酶、蛋白酶、纖維分解酶、糖類分解酶)以彌補仔豬胃酸不足和內源性消化酶不足,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消除消化不良和減少腹瀉的發生。
10、合理使用微生態制劑,徽生態制劑是根據微生態學原理研制的內含有益微生物(如雙岐桿菌、嗜酸乳扦菌、糞鏈球菌、蠟樣芽抱桿菌、枯草芽抱桿菌、釀酒醉母等)。商品名有:乳康生、調痢生、促菌生、整腸生、乳酶生等。這類制劑能調節腸道正常菌群。改善腸道微環境適合于細菌性腹瀉的預防。
腹瀉對于成年豬來說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對于體質較弱的仔豬來說卻有不小的威脅,輕則影響其生長發育速度,重則可能導致仔豬死亡,所以對于仔豬腹瀉的情況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避免癥狀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