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炎—中國養雞業的頑固殺手
來源:獸藥營銷網 發布日期:2011-04-05 發布者:曉天 共閱1068次
隨著養殖業的高度密集化和我國落后的養殖管理現狀,養雞變得越來越難。疫苗防過照得,呼吸道防不勝防,正用著大桿藥就出現包心包肝,球蟲腸炎藥一批雞不下三遍,最后料肉比是持高不下。
肉雞出欄快,飼養周期短,其飼養環境大多擁擠潮濕,且免疫、換料、轉群等應激因素頻繁,從而極易發生多種呼吸道疾病,氣囊炎就是其中棘手的疾病之一。大腸桿菌一旦突破呼吸系統的粘膜屏障,會迅速通過氣囊進入胸腔合腹腔,感染內部器官,常在臨床上表現為氣囊炎。
發病特點:
主要發生于10日齡以后的雞群,特別是在做完疫苗后。本病傳播快,前期癥狀較輕,不易發現,中后期多為混合感染,大批死亡。
病程較長,治療不及時或延誤病情者死淘率較高,且治療不徹底。延誤病程后嚴重影響肉雞生長和雞群成活率;臨床按支原體和病毒性呼吸道治療效果不明顯甚至無效果。
病因分析
一、環境惡劣
我國大部分地區長期無雨無雪,造成空氣干燥,濕度過低。肉雞飼養密度過大,病原微生物容易繁殖。消毒隔離期不足,消毒不夠徹底,大腸桿菌大量存在,很容易成為污染源,導致下一批肉雞大批發病。
二、飼養管理中的通風和溫、濕度控制不當
當養殖戶接過小雞后,一味為了升溫,而舍內濕度又過低,呼吸道粘膜受損,而這種情況下是無論用多好的治療呼吸道的藥物都是無濟于事的,同事造成免疫失敗的可能。不
而塵埃過多,既可損傷氣囊結構,使雞毒支原體的發病率上升,也容易攜帶大腸桿菌,使得大腸桿菌病大量發生,而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氣囊炎的出現。
三、家禽的解剖結構特點
“上呼吸道-肺臟-氣囊-骨骼”相互連通的結構特點,使機體形成一個半開放的系統,空氣中病原微生物,很容易通過上呼吸道造成全身感染,也是氣囊炎高發的重要原因。
從解剖構造上看,肉雞的氣囊壁很薄,而且血管很少。所以后期無論用什么大腸桿菌藥物都收效極微。
四、臨床癥狀
主要表現上呼吸道癥狀為主,且逐漸蔓延發展。
表現呼吸困難,張口伸頸、流淚、咳嗽甩鼻,病程長者冠肉髯呈黑紫色,怪叫,發出“呼?!甭?,咳嗽、打噴嚏;精神沉郁、體溫升高、無食欲、聚堆或呆立一側、排白色便或黃綠色稀便,生長不良,采食下降。
剖檢癥狀
1.喉頭和氣管充血、出血、有粘液。
2.胸氣囊混濁、增厚、有黃色或黃白色塊狀干酪樣物附著;腹氣囊也會出現混濁、增厚,腹腔常有大量小氣泡(前期為白色粘液狀)。
3.嚴重雞群或發病的中后期,剖減主要癥狀為“氣囊炎”“肺炎”及“包心包肝”、“腹膜炎”等
消化道水腫、出血,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法氏囊腫脹或萎縮有膿性滲出物、胸腺出血萎縮;腎臟腫大、有點狀出血、輸尿管內出血;腸道粘膜腫脹、出血;氣管、支氣管彌漫性出血,有黃色干酪樣滲出物,肺臟出血水腫有黃色干酪樣物覆蓋,胸腹氣囊混濁增厚,肝腫大有纖維性滲出物,腹膜炎,腸道淋巴島嶼狀突起。
鎖骨間氣囊、胸腹氣囊內積干酪性滲出物
氣囊炎經常伴有心包炎、肝周炎
前胸氣囊內有黃色干酪樣滲出物阻塞氣囊
混合感染和繼發感染
根據公司在山東等地取得的病料樣本分析顯示,原發大腸桿菌病占78.5%,同時與敗血支原體混合感染占21.5%,受檢支原體結構有變型趨勢,中后期繼發感染新城疫、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占發病的68.8%,繼發感染往往可迅速引起雞只死亡,而那些非高致病力毒株臨床癥狀不明顯,不易被發現,但其會破壞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屏障系統的完整性,從而為其他病原菌的入侵開辟了門戶,最后因大量細菌感染造成機體自體中毒或因體質虛弱而造成強毒感染都能使雞只大批死亡,這是養殖失敗的最主要原因。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