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事件禁令已頒布十年仍存在夫人謎團
來源: 發布日期:2011-03-29 發布者:曉天 共閱1246次
十年難根除“瘦肉精”來源成謎
早在2002年,我國就明令禁止“瘦肉精”使用于養殖業,然而多年來未被根除。
“瘦肉精”來源難查明
2001年,北京、天津等九省市23家養殖場被發現違規使用鹽酸克倫特羅。2002年,廣州某飼料生產公司違規添加“瘦肉精”導致480多人中毒。2006年,上海連續發生多起“瘦肉精”中毒事件。
河南一名生豬經紀人透露,“瘦肉精”黑市價為每公斤5000元至萬元不等,經紀人摻飼料粉后以每包300元的價格賣給農戶。
此次赴河南調查的農業部門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瘦肉精”,估計大多來自地下制售黑窩點。然而,自2002年以來,鮮有被查出或搗毀的窩點。
國家生豬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陳瑤生教授說:“到現在為止,沒有案例明確告知瘦肉精源頭是哪里?!?
對中國生豬產業現狀而言,目前許多養殖戶為中小戶散養,這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許多批次的豬肉放在一起,抽檢結果可能不具有可參考性。
一些小型肉聯廠不愿負擔或購買不起檢驗設備,或在檢驗環節敷衍行事。河南一家肉聯廠管理人員就透露,該廠生產線每天要加工2000到6000頭生豬,如果按照千分之四點五的檢驗率,每頭豬檢驗費時30分鐘計算,20元一份的尿樣檢測試紙和幾百萬元的檢測設備,耗時耗財力。
為躲避排查,不法分子從最先使用鹽酸克倫特羅到現在使用萊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已出現多個“變種”。與此相比,檢查手段相對滯后,也“成全”了一批漏網之魚。
萊克多巴胺或將禁產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要對國內萊克多巴胺(瘦肉精一種)生產經營情況進行調查,以研究國內禁產萊克多巴胺的可行性。
目前萊克多巴胺在工業領域除用作飼料添加劑外,暫未發現其他用途。
此次調查內容包括各地工業主管部門負責調查本地區企業生產萊克多巴胺的主要情況:一是萊克多巴胺生產單位的名稱、生產規模、企業從業人數;二是2009年以來的產量、銷量及流向。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