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在實際的養殖中,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在多方努力下,豬場母豬的產仔率終于提上來了,可仔豬的成活率卻死活上不去,究竟是怎么回事兒?要知道仔豬成活率上不去的話,對豬場的損失也是不小的!可造成仔豬成活率下降的因素有很多種,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提高仔豬成活率的問題。
1、影響仔豬成活率下降的因素
1)母豬產仔多,乳頭不夠吃,導致有些仔豬餓死。
2)能吃到的初乳少,仔豬抵抗力下降,最后病死。
3)初產母豬沒有養崽的經驗,往往會壓死仔豬。
4)豬場飼養管理不到位,防寒工作做的不到位,導致仔豬凍死。
5)母豬自身奶水質量差、少,甚至是毒奶,導致仔豬易生病,有的甚至拉稀拉死。
6)仔豬從母體攜帶疾病,先天不足,抗病力差,最后病死。
因此,養殖戶應從母豬和仔豬兩方面入手,來解決仔豬死亡率高的這個問題。
2、如何解決仔豬死亡率高
1)讓新生仔豬盡快吃上初乳,提高活力,增強免疫力
仔豬初生時缺乏先天性的免疫能力,因為抗體是一種大分子的球蛋白,不能通過血液向胎兒轉移。
初乳中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和免疫抗體,對初生仔豬有特殊的生理作用:一是含有抗體,提高仔豬的被動免疫能力;二是含有較多的鎂鹽,促進胎糞排出;三是初乳酸度高,促進消化道活動。
在仔豬能夠站立走動后,應及時協助仔豬吃上、吃飽初乳。
2)保溫很關鍵,需注意體能流失
仔豬出生后應趕緊擦干口腔和身體,以防受風寒,引發拉稀、咳嗽等疾病。母豬身體有一定的溫度,所以,應提前準備好保溫箱,防止仔豬離開母豬后沒有一個溫暖的居住環境。
如果這樣做了,還逃不過仔豬拉稀腹瀉等疾病,需盡快就醫,及時用藥!
3)正確斷臍帶,防止仔豬臍帶血丟失
仔豬出生后,會斷臍帶,但應根據仔豬自身的身體情況來確定斷臍的時間,若仔豬活力較差,不要馬上斷臍,應停留幾分鐘,待仔豬恢復過來后再斷臍,以便母豬還能為仔豬輸送氧氣和養分,可緩解仔豬缺氧狀態。
斷臍時還要注意臍帶的長度,一般留3厘米-5厘米,臍帶血中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細胞,對仔豬后期的體質、免疫力、生長速度非常關鍵,防止臍帶血丟失。
4)正確剪牙、斷尾、閹割,防止傷口感染
剪牙和斷尾是仔豬出生六小時后應做的工作,千萬不能一出生就剪牙,這樣會使仔豬太疼而無法正常吃奶。
用來給仔豬剪牙的工具也一定要消毒,剪完牙之后,還要檢查一下,看是否剪整齊。
仔豬剪牙、斷尾、閹割的之后,需用長效抗生素進行有效保健,防止傷口感染。
5)養好懷孕后期母豬,減少因初生重太小,活力太差造成的仔豬死亡
母豬分娩前的一個月是提高仔豬初生重的關鍵時期,所以,要加強懷孕母豬的營養,增加能量、賴氨酸、多維的攝入量,同時還要增加母豬飼喂量,提高仔豬初生重。
如果母豬懷孕后期仔豬發育比較好,乳腺發育好,初乳比較多,那么仔豬腹瀉等癥狀就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