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保育豬在豬的一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個時期的豬也是最脆弱的時期,此時豬的母源抗體消失,自身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健全,再加上生長速度快、應激因素多等容易發生各種疾病甚至出現大面積死亡。那么從產房轉到保育的銜接過程中的幾個關鍵點要特別注意。
壹丨環境
在保育轉進之前要對豬舍進行全面的清洗消毒,對豬舍病原進行徹底清除或者降低病原濃度,清洗消毒過后再進行空置通風兩天至三天后進行進豬。
貳丨溫度差
溫度控制是保證豬群健康的關鍵,而溫度差往往是很多疾病的誘因,因為從冷的環境到熱的環境是很舒適的,而從熱的環境到冷的環境會造成有所不適,所以在轉豬前采取措施使保育舍溫度高于產房2-5℃,在進豬前3-4小時裝上保溫燈并打開預熱升溫溫,如有地暖可以在進豬前4-8小時打開地暖升溫,同時注意晝夜溫差和不同區域的溫差。
叁丨營養差
轉群后保育豬會面臨母乳和飼料上的落差,而這種改變會使小豬的腸道面臨極大應激,誘發腸道疾病。在轉豬前做好母乳和教槽料的過渡,同時在飲水中加入營養性添加劑,降低營養差的影響。
肆丨優化仔豬質量
在轉群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病殘豬,這些豬往往是帶病體,不僅影響自身生長還會因為排毒引發其它豬發病。因此,在轉群時候要剔除這類豬只,進行單獨飼養,其他豬只要根據大小分欄,強弱一致,使其生長均勻。
另一方面,轉群時候有些帶病變不明顯,在持續一段時間應激后才表現出不食、消瘦等,這類豬在轉到保育一段時間后,要及時從豬群中挑出,視情況進行治療,隔離或者淘汰。比較瘦弱的豬也可以一排奶瓶進行飼喂營養也,補充它所需的營養,同時輔助喂料。
伍丨應激
應激是斷奶轉群過程中最常見的,而應激對小豬的影響也比較大,所以轉群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應激。在7-10日齡的時候開始補飼,提前鍛煉仔豬胃腸道,促使相應酶的分泌,使小豬能適應植物性飼料,以減少營養性應激。在斷奶前1-5天逐日減少哺乳次數,直至斷奶,以減少心理應激,在斷奶最后兩天進行母移子留,并且慢慢進行合欄,減少環境應激。
溫度和濕度,在斷奶前后提供較高的溫度、保持豬舍的干燥,可以減少應激和腹瀉。
陸丨環境衛生
剛轉群的豬是免疫力最弱的時候,豬舍各方面的衛生要做好,保持欄舍干凈干燥,定期對食槽、飲水器、料線料塔進行檢查和清洗消毒,減少病源微生物,然后定期進行一次飲水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