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出生時的產仔數一直被認為是評價母豬繁殖能力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針對高產母豬的遺傳選擇導致了豬出生時產仔數的顯著提高。但并沒有帶來斷奶仔豬數量的相應增加,因為斷奶前仔豬死亡率在此期間也有所上升。個體仔豬出生體重和窩內仔豬出生體重變異性是影響豬斷奶前死亡率的兩個重要因素。
出生時體重較輕的仔豬成為死胎的風險較高,如果生下的仔豬是活的,斷奶前的死亡率就會很高。斷奶前死亡率與仔豬出生體重呈曲線關系。也就是說,隨著出生體重的增加,存活率在不斷下降(Weigert等,2017)。雖然斷奶前仔豬的存活是生產者主要關心的問題,因為它直接影響利潤,這些低出生體重仔豬通常影響生產,例如在生長和育肥階段降低生長速度。Rehfeldt和Khun(2006)報道,與同窩高出生體重的仔豬相比,低出生體重的仔豬在育肥階段生長速度更慢,屠宰時更肥。研究結果表明,出生體重較低的仔豬的肌纖維生長比出生體重較高的仔豬的肌纖維生長要更早達到高峰,正因為如此,它們將更多的膳食能量轉向身體脂肪沉積。也有可能將這些低出生重仔豬送往其他可能導致價值下降的市場。因此,由于低出生體重仔豬,生產者可能遭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大多數養殖者都希望擁有高產仔數的母豬,最佳的出生體重,和大小均一的同窩仔豬,即低仔豬出生重偏差。這些仔豬有許多優點,如(a)哺乳期間易于管理母豬(b)斷奶前和斷奶后死亡率較低(c)在生長育肥期間性能更優等。但實際上,我們看到仔豬出生體重有很大差異。研究表明,在表型水平上,出生體重變化與斷奶前死亡率呈正相關。出生體重變異性是一種較低的可遺傳性狀,估計范圍從0.08到0.12 (Wang等,2016)。Damgaard等(2003)報道出生體重變化與仔豬死亡比例的遺傳相關性為0.25,與斷奶前仔豬的生長速度的遺傳相關性為-0.31。所有這些結果都表明,不僅需要增加活產仔豬的數量,而且需要增加產仔的質量和均勻度。
在加裕,我們通常測量所有母系豬的仔豬出生重。測量單個仔豬的出生體重并在選留過程中使用這些信息將有助于解決低出生體重和高出生體重的產仔出生重差異性。其與基因組選擇的使用將有助于改良這些性狀,最終通過斷奶更高窩仔數并擁有更快生長性能的均一仔豬,使加裕的客戶受益,從而提高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