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在豬場我們經??梢钥吹?,保育階段、育肥階段的豬有“花耳朵”(圖1)的情況,甚至在一些中小豬場母豬耳朵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那么什么是“花耳朵”。豬的“花耳朵”是整個耳朵呈褶皺狀卷起來,表面積減少,呈凹凸不平狀。下面我們就豬的“花耳朵”發病原因及防治進行論述。
仔豬階段抓豬方式不正確
在仔豬階段豬耳朵較薄且內部血管淋巴管分布,加上其身體重量及掙扎加重了負重,耳部受損。形成“大耳袋”。
外傷感染
豬只間的打斗、啃咬,導致耳朵出現外傷,加上傷口未及時處理,從而導致耳朵處感染,豬“花耳朵”的情況主要發生于豬只轉群、防疫保健、長途運輸等會導致豬只間打斗及人為抓豬不正確的情況之后易發生,發病率在一般在0.3%以下。
“花耳朵”不具傳染性,同時通過生產中觀察本病也不具有遺傳性。主要還是從生產管理方面進行預防。
正確的抓豬保定豬只
正確的抓豬保定豬只的方式是,一手抓豬的后腿,另一手托住豬的腹部或雙手抱住豬的腹部,避免直接抓豬的耳朵或抓豬的耳朵、同時抓住的尾巴等錯誤的抓豬方式。
減少轉群應激
豬只轉群后降低應激,減少豬只間的打斗。降低應激方式每個場有不同,如斷奶前一周將臨近兩圈豬提前混欄,斷奶后兩窩仔豬轉在同一個保育圈中,可大大降低豬只打斗;斷奶之后可在豬舍內懸掛豬玩具或在欄桿處懸掛飼料袋子,以分散豬只的注意力降低打斗次數;夏季適當降低豬群密度、減少混群頻率、避免強光照、保持較好的通風換氣避免高濕氨氣重等養殖環境以減少豬只打斗次數;最后注意定期驅蟲減少因豬只體表寄生蟲出現避免因摩擦出血咬耳情況。
治療與小結
1)保定豬只,將耳朵表面用聚維酮碘消毒;
2)之后使用注射器在耳朵下方刺孔吸出內部組織液或直接擠出內部組織液;
3)使用3%過氧化氫注滿腔囊沖洗,反復2~3次;
4)生理鹽水沖洗干凈,腔內注射青霉素或擠入紅霉素軟膏,碘酊處理刀口;
5)豬只肌肉注射一針長效頭孢霉素即可。
治療
豬“花耳朵”情況雖然發病率較低且不具有傳染性,但從側面告訴我們生產管理中豬場員工操作細節不容忽視。在日常生產管理中,抓豬轉豬的過程要規范操作,同時給豬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同時注意合理的豬群密度及定期消毒,是避免該類“花耳朵”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