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前段時間,農業農村部發布預警:豬病毒“塞內卡”已傳入我國,要求各地及時診斷報告,引起了行業高度重視。
塞內卡病毒是什么?
塞內卡病毒病是由塞內卡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引起的一種豬的以口蹄部出現水泡性損傷為特征的傳染疾病。該病癥狀與口蹄疫相似,臨床癥狀上無法與口蹄疫、豬水泡病、水泡性口炎和水泡疹相區別,主要通過感染仔豬使其豬鼻鏡及蹄冠處出現水皰、潰爛創面從而導致跛足甚至引起新生仔豬的急性死亡。
流行情況如何?
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血清學研究報告中就有關于塞內卡病毒的報告,令人疑惑的是,塞內卡只在最近幾年發病數驟然增加。
2014年底,在巴西出現由塞內卡病毒引起大量仔豬急性死亡、母豬伴有水皰發生的病例。緊接著,2015年3月,我國廣東出現了同樣的現象,2015年底,美國有1個州確診暴發塞內卡病毒病。我國已經有5個省分離出塞內卡毒株,并且每年毒株均不相同。其中,2017分離毒株和2015年美國分離檢出的毒株同源。
宿主與傳播途徑是什么?
目前已知豬和牛是塞內卡病毒的天然宿主。此外,老鼠可能在塞內卡病毒傳播中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2015年,研究者對美國三家豬場進行的診斷調查顯示, 塞內卡病毒不僅存在于豬標本 (病變拭子、血清、組織) 中, 而且還存在于養殖場捕獲的小鼠糞便和腸道中。甚至在愛荷華州的一些野生小鼠口腔、直腸和皮毛處都分離到了塞內卡病毒。
危害大么?
由于塞內卡病毒引起的感染僅會導致新生仔豬死亡,且是自限性疾病,總發病率不高,母源抗體可以給仔豬提供一定的保護。美國部分研究學者認為該病對養豬業的影響不會很高。
然而,由于該病與口蹄疫、豬水泡病這類農業農村部規定的 I 類傳染病癥狀類似,因此,對所有水泡特征的疾病都必須在采取嚴格生物安全措施的情況下盡快確診。
如何而診斷?
目前塞內卡只能通過血清學進行診斷,我國相關機構正在研發更簡便的檢驗手段。對于塞內卡的防控,應做好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引種時注意監測和隔離,同時注重飼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