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在全國規?;i場豬群普遍存在免疫抑制的大背景下,隨著氣溫的驟升和雨水的洗禮,加之蚊蟲的出現,以皮膚出現丘疹、水皰、膿皰為主要特征性病變的豬丹毒感染問題,將會成為豬場最為棘手的問題。豬丹毒感染在一些規模豬場呈季節性散發,夏季較多見。
該病的發生可能與藍耳病病毒、II型圓環病毒和霉變的飼料原料引起豬群免疫力下降密切相關,并且常常并發于II型圓環病毒引起的豬皮炎腎病綜合癥(PDNS)的嚴峻形勢下。如何準確鑒別丹毒、圓環、濕疹將成為養殖場技術人員的重要課題,準確、及時的鑒別不僅能最大程度降低人力、物力、財力的損失,更能通過皮膚病變把諸如圓環病毒引起的免疫抑制現象提到豬場的重要防控議程。
鑒別診斷
下面我將依次從丹毒、圓環、濕疹、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變入手,并結合食欲、體溫、生理狀態的變化進行詳細鑒別:
豬丹毒:(紅色斑塊)
疹塊中央蒼白,四周紅色,俗稱“打火印”,癥狀較輕,無病態,體溫不高,或者升至41℃但持續時間短,食欲不振,口渴,便秘。
體溫升高2~3d后,皮膚出現方形、菱形和圓形疹塊,凸出皮表,形狀和大小不一,數量不等。初期指壓褪色,后期淤血,呈藍紫色,指壓不褪色。疹塊發出后,體溫下降,中央壞死,結痂痊愈,病程1~2周。架子豬多發,多見于夏季,皮膚疹塊指壓褪色,持續時間短,青霉素類藥物治療有效。
防治方法:
加強環境衛生消毒和疫苗免疫,本病治療可使用青霉素、頭孢類藥物,首次用量可加倍使用。
圓環病毒?。?病豬皮膚上的紫色斑點)
在病豬耳部、背部、腹部、前肢、后腿、臀部等部位廣泛性出現各種大小不一的紅斑、斑點、丘疹,圓形或不規則的隆起,呈現紅色或紫色,中央為黑色的病灶,持續時間長,指壓不褪色,保育豬和生長豬多發,病豬可見腹股溝淋巴結明顯腫大,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
防治方法:
加強飼養管理和環境衛生消毒,做好新生仔豬的疫苗免疫,仔豬斷奶后定期加藥保健,來綜合防控本病的發生。
濕疹:
腹下或大腿內側皮膚出現黃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皰、膿皰,最后形成潰瘍。病程長者常出現局部感染,糜爛或化膿,最后豬體消瘦、虛弱。無傳染性,體溫不高,丘疹不規則,有奇癢。
防治方法:
經常打掃豬舍,保持圈舍清潔干燥,防止漏雨,濕度大的可撒一些石灰來除潮。
寄生蟲:
病豬以劇烈癢覺為特征,躁動不安,食欲降低,生長緩慢,飼料報酬下降,是嚴重危害養豬生產的疾病之一。病變通常先在耳部發生,耳部皮屑脫落,進而出現過敏性皮膚丘疹,以后逐漸蔓延至背部、軀干兩側及后肢內側,豬常在豬欄、墻壁等處摩擦,嚴重時造成出血、結締組織增生和皮膚增厚,局部脫毛。
防治方法:
?、偌訌姯h境衛生和消毒工作,每周帶豬消毒1-2次。
?、诮ㄗh生長豬60日齡和出欄前一個月各驅蟲一次,母豬每年驅蟲四次,即每個季度驅蟲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