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對初生仔豬的護理是生豬養殖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用心護理仔豬,減少仔豬因患病而死亡的情況發生。如果養殖戶的管理工作跟不上,那么對于剛出生的尤其是體弱的仔豬護理就會不到位,就會容易發生凍傷、踩傷、壓傷和病死的情況發生,對豬場的經濟效益有非常不利的影響。因此,對于初生仔豬的護理,養殖戶要高度重視,小編多年與養殖戶的交流中總結了以下幾項工作要格外注意,養殖戶們,快來看看你們都做到位了嗎?
1、母豬產前要充分準備。
對于飼養母豬的豬場來說,尤其是現代化養殖的豬場,應該有計劃地按批次相對集中進行分娩產仔。之所以要采取有計劃地按批次相對集中分娩產仔,不僅僅是有利于仔豬后期的寄養和母豬并胎,還可以在仔豬分群以后讓幾頭母豬分別帶養。這對提高初生仔豬的成活率,確保仔豬的全壯全活有非常大的好處。但是母豬分娩前,養殖戶一定要注意對母豬乳房、乳頭以及外陰部以及附近的清潔與消毒工作。而且到了母豬分娩那天,養殖戶要注意盡量不給母豬喂料,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母豬因為吃得太多太飽而影響仔豬的生產。
2、吃足初乳保成活。
初乳對于仔豬的抗病防病以及生長發育極其重要,養殖戶要盡早讓仔豬吃到初乳,對于體質弱小的仔豬應該給予人工輔助,這樣可幫助仔豬增加體力、維持體溫、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等。在保證吃到初乳的基礎上,養殖戶還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及時給仔豬補鐵、補硒,避免仔豬缺硒和貧血;二是產后一周內的仔豬,每天可以滴服一次土霉素溶液,對于預防仔豬下痢有很大幫助。
3、固定奶頭。
給仔豬固定乳頭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大欺小的現象發生,這樣可以減少初生弱小仔豬死亡,提高仔豬群的均勻度。固定奶頭可不是隨意操作的,要堅持“自選為主,適當調整,控強扶弱”的原則。一般是把相對弱小的仔豬固定在母豬中前部的乳頭吃乳,相對強壯的固定在后面,這樣就有利于同窩的仔豬生長地整齊良好。
這樣護理仔豬能夠大大提高仔豬的生活率,保證仔豬長得又快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