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口述:某豬場育肥豬在頭天晚上還一切正常,第二天早上便發現豬死在圈內。同棟舍其他豬群少食或不食、精神沉郁、目光呆滯、體溫大多在38度左右,有的豬發現腹部微有臌脹現象,并伴有空嚼、流泡沫性口涎。幾小時后腹脹現象、腹部圓滾、叩診呈鼓音、氣喘、呻吟、嘔吐大量泡沫。來不及做任何治療措施豬最后死亡。死后腹圍繼續地、迅速地賬大,口鼻內流出泡沫,有時泡沫中帶有血液。
對病死豬進行了剖檢發現:腸道出血,腸系膜淋巴結出血,腸腔充氣,出血,胃充滿內容物及氣體,肝表面有小氣泡群,手按壓肝臟有捻發音,肝臟被膜下有很多氣泡,肝切面呈蜂窩狀或“吹肝”(豬諾維梭菌病的典型癥狀)。發現肝臟上有寄生蟲移行痕跡。
初步診斷是豬諾維梭菌病。
故用藥每噸料添加痢菌凈150g+ 地美硝唑150g+阿散酸60g,(阿散酸可提高豬的采食。)連用七天(方案來源于徐有生老師主編的《科學養豬與豬病防制原色圖譜》)。一周后得到了基本控制。
后續操作:(后送檢實驗室,確診是豬諾維梭菌病。)此病主要侵害育肥豬和種豬,此病可以以芽孢的形式存在動物的肝臟和脾臟中,當肝組織受到寄生蟲的侵害和其他原因引起肝臟損傷時。芽孢趁機發育繁殖,產生毒素引起的發病。土壤和污染的飼料是諾維梭菌主要的傳播媒介。
豬場在使用藥物的同時,還要切斷傳染源,清除糞便,更換污染物或潮濕的墊草,使用驅蟲藥進行二次驅蟲。對豬場、對空圈舍和場地徹底清理衛生后,用燒堿水溶液消毒。糞便進行防污處理。
目前反應,豬場情況良好,育肥豬已經陸續出欄。
思考:
豬群本身有很強的自愈能力,但錯誤的飼養管理,衛生的不達標,寄生蟲的雪上加霜,都造成了了肝臟的損害。造成了本病的發生的可能。平時做好了日常管理工作,是不是就起到良好的預防結果。
也許有人說這個豬場很幸運,只是單一的發病,沒有繼發感染;但是我們做好了豬場的每個環節,是不是就會減少很多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