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豬小袋纖毛蟲病是由纖毛蟲綱小袋蟲科的結腸小袋纖毛蟲(Balantidium coli)寄生于豬和人大腸(主要是結腸)所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輕度感染時,豬無異常表現,嚴重感染時有腸炎等癥狀,甚至可導致死亡。本文以臨床遇到的一案例進行說明,便于養殖戶了解該病,從而做到有效防控。
案例概述:2016年5月,江西省高安市某育肥場生長期豬(20 kg左右)出現以頑固性腹瀉、脫水、漸進性消瘦、衰竭死亡為主要特征的傳染性疾病,經診斷為豬小袋纖毛蟲病,通過采取針對性措施和用藥方案,腹瀉情況得到有效控制。
一、發病情況
2016年4月外購432頭15 kg 保育豬,飼養1周后開始出現頑固性腹瀉,各豬舍發病率高低不一,平均發病率約40%,發病死亡率達到6%。畜主使用慶大霉素、土霉素、硫酸粘桿菌素、乙酰甲喹、氟苯尼考等藥物治療均無效果。
二、臨床癥狀
發病豬主要表現為腹瀉,脫水、消瘦,精神沉郁,喜俯臥、扎堆。多數體溫正常,食欲減退或廢絕,喜飲尿水,偶有嘔吐,拉灰白色帶有粘膜碎片的糊狀糞便,有腥臭味。嚴重的排便失禁,后肢無力,3-5天衰竭而亡,見圖1-1,圖1-2。
圖1-1 圖1-2
三、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集中在結腸和直腸,腸壁變薄,充血、壞死,有潰瘍性病灶,腸系膜淋巴結充血腫大,腸內充滿糊狀灰白色內容物。
四、實驗室診斷
1.1 細菌分離培養
無菌采集未使用藥物治療的瀕死豬的肝臟、脾臟、心臟,分別接種于普通瓊脂、血瓊脂、麥康凱培養基上,37℃培養24 h未見細菌生長。
1.2 鏡檢
采集新鮮稀糞,用生理鹽水稀釋,取少量涂片,400倍鏡檢,可見大量橢圓形、淡黃色、表面有纖毛、旋轉運動的滋養體,見圖2-1、圖2-2。
圖2-1 圖2-2
五、初步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實驗室診斷,可初步確定引起本場頑固性腹瀉的主要病原為豬小袋纖毛蟲。
六、綜合防治措施
1、本病的特效藥是甲硝唑,全群仔豬用甲硝唑按每頭0.5g飼料拌料,一天兩次;
2 、全群仔豬飲用口服補液鹽+葡萄糖,以增強體質,防止脫水;
3、 及時清理豬舍糞便,保持豬舍干燥。
經以上綜合防治措施,用藥當天病情即開始好轉,第三天病情得到控制,沒有新增病例和死淘,第七天豬群全面恢復,由此驗證初診的正確性。
七、小結
1、地面欄飼養,飼料撒在地面飼喂,且豬舍衛生不達標的豬群更易感染小袋纖毛蟲;
2、 豬小袋纖毛蟲病使用慶大霉素、土霉素、硫酸粘桿菌素、乙酰甲喹、氟苯尼考等抗生素治療無效,特效藥為甲硝唑、地美硝唑;
3、 用本藥治療,大多服藥1天后即停止腹瀉,病豬出現食欲,但發病豬腸道還存留大量蟲體,如果就此停藥,往往復發,所以一定要連服3天;
4、本病投藥時飼料拌藥比飲水投藥效果好;
5、診斷時應與增生性腸炎、仔豬副傷寒、豬球蟲病等相區別,必要時可結合實驗室檢測以排除;
6、 獸醫處理豬場疾病不能思維固化,局限于細菌病、病毒病,要發散思維,以開闊的視野分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