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內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頁
  • 資訊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 2017年飼料漲了多少?養豬賺錢了嗎?
    來源:  發布日期:2018-01-04  發布者:佚名  共閱729次

    2017年飼料行業注定不平凡!此話怎講?沉寂兩年多的玉米價格今年開始接連觸及年內高點,豆粕市場上演觸底反彈戲碼,然而原料市場最引人注目的卻是魚粉、維生素的驚天暴漲!飼料企業這一年也沒閑著,玩互聯網的、養豬的、上市的……在原料暴漲的情況下,也不忘接連提升飼料價格!每月發布的原料進口數據給市場帶來的影響足以令人咂舌!各項政策出臺以及市場傳聞在今年的飼料市場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談談2017年飼料行業發生的這些事兒……

    一個觸頂、一個探底,玉米豆粕怎么了?

    玉米、豆粕作為飼料市場最為矚目的兩種大宗原料,其價格波動可以影響整個飼料甚至養殖市場。上半年兩者相背而馳,下半年均維持不同幅度的震蕩上漲。

     

    今年玉米市場表現相當驚艷,價格自年初開始呈現階段性上漲趨勢,曾三次釋放觸頂信號。智農通APP行情寶數據監測顯示,年底玉米價格較年初漲幅高達16%,最高價格漲至1806元/噸。上半年因超過一億噸玉米進入企業、糧商等社會性收購倉庫中,導致基層糧源緊缺,玉米價格開啟首輪上漲。下半年上漲高峰主要集中在秋收以后,農戶惜售、企業搶糧以及政策炒作等方面的提振,玉米價格在年底成功登頂!

    豆粕行情并未如玉米般“一帆風順”,上半年因美豆期價走弱以及國內供需失衡,導致豆粕價格持續走低,6月底跌至年內低點,跌幅達到21%。隨后,進口大豆激增、壓榨產能過剩,豆粕經歷了一段震蕩行情;直到進入第四季度消費旺季后,由于環保限產和轉基因證書問題,豆粕局部供應偏緊,價格出現階段性緩慢上漲行情。

    魚粉、維生素瘋狂“吸金”

    玉米、豆粕號稱國內大宗原料“風向標”,其價格波動一直備受關注。然而,2017年魚粉、維生素的價格暴漲卻搶了兩大主料的風頭。

    魚粉價格其實前十個月都是呈現下跌態勢,由年初高點11800-12000元/噸跌至10月初10200-10500元/噸,跌幅高達12.5%。然而好行情不怕等,經歷了長達10個月的低迷走勢后,魚粉價格僅用兩個多月的時間久漲至年底的13500-14000元/噸的罕見高位,不僅恢復至年初高點,甚至要高出之前近2000元/噸。

    如果魚粉行情震驚到你,那么維生素的暴漲足以讓人懷疑人生……

    上半年的維生素市場與魚粉一樣慘淡,由于國內需求終端疲軟,造成各種類維生素價格均處于震蕩走低階段。然而,從6、7月開始,維生素價格就跟打了雞血一樣直線飆漲。就拿VA來說吧,年底價格已經突破1200元/kg,將近年內低點的10倍!導致價格暴漲的原因主要由于供應的階段性緊張,按理說每年高溫季節維生素生產企業都會出現停機檢修的情況,而今年則因環保檢查力度加強,導致原料供應縮減以及生產環節停機、產能減少的雙重因素,令價格出現連續暴漲行情。

    原料暴漲成為飼料漲價的“導火索”

    飼料價格并不像玉米、豆粕等原料價格那么公開透明,每家企業的飼料售價存在差異,不過很據歷史規律,飼料價格波動并不頻繁。不過,今年飼料原料價格的瘋狂上漲足以撼動平靜如水的飼料價格市場。據行情寶了解,9月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調漲現象,而且主要針對豬預混料及濃縮料,多家企業分別上調200-500元/噸以及100-300元/噸,個別企業全價料調漲僅在50-100元/噸。主要原因就是飼料原料的大幅上漲,帶動了預混料、全價料的漲價,飼料企業幾度調整價格,掀起了飼料漲價潮。

    飼料企業采購玉米竟然有補貼?

     

    2017年春節前,國家財政部出臺了飼料加工企業補貼政策,同年3月吉林省再度“追加”一條飼料企業福利:本次飼料企業玉米采購補貼范圍擴大至年產2-5萬噸的企業,補貼金額120元/噸。在玉米臨儲政策改革為“市場化收購+補貼”后,決策層開始采取下發補貼政策,為了鼓勵多元化收購,解決農戶賣糧難問題。

    隨著南豬北養的趨勢逐漸發展,東北地區的飼料企業優先享受此項福利,特別是在東北地區競爭力較強的飼料企業有禾豐牧業、雙胞胎、金新農、大北農等。不僅降低了采購成本,東北黑土地生產的優質玉米也將大大利好當地的養殖產業。當然,領取補貼就要采購當地玉米,因此企業采購量的加大導致了玉米價格上漲。

    飼料企業澆不滅的“養豬熱情”

     

    前兩年農牧行業“互聯網”最熱,這兩年卻成了“養豬熱”。特別是如大北農、新希望、海大等大規模的飼料巨頭,紛紛養起了豬,甚至有些企業開始把主要業務轉為養殖。從各企業生豬出欄情況來看,今年飼料企業更是發力養殖板塊。正大與去年相比增加生豬出欄200萬頭,正邦、新希望增加100萬頭,大北農增加80萬頭。

    在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大部分飼料企業都將自己的養殖規模擴大至目前的十倍以上,其經營模式有像養豬巨頭溫氏那樣的“公司+家庭農場”模式,或是大北農旗下“豬聯網”智慧養豬模式,又或者直接以傳統模式自繁自養,出售商品豬。

    進口依舊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縱觀今年谷物進口情況,單看高粱、大麥、玉米三大品種總量累計是增長的。不過,明顯可以看出玉米、高粱的實際進口量其實是下滑的。僅大麥進口量異常驚人,1-11月總進口量在828萬噸,同比去年增長82.8%。對于其進口量大增的原因我們在以前的文章進行多次分析,這里簡單總結一下:1、無配額限制。2、性價比優勢。

     

    關于進口必須要提及的就是DDGS,今年其進口量由近些年進口量300萬噸急劇下降至30萬噸左右,主要由于今年1月份,商務部公布關于原產于美國的進口DDGS反傾銷調查的最終裁定,導致進口成本大幅增加。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11月中國DDGS累計進口量384,795噸,較去年同期下降87%。不過,我國進口DDGS增值稅已從2017年12月20日起免征,因此11月單月進口量環比出現小幅回升。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_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_67149中文无码久久_18HDXXXX国产在线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