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2007年冬天,本人到一個豬場回訪,到場后場長要求到豬場產房看一下,因為大批仔豬腹瀉,雖然死亡率不是很高,但也死了不少乳豬。
到現場后發現,產房條件并不差,盡管是冬天,但舍內溫度可以達到20℃,有木制保溫箱,有木鋪板,上吊紅外線燈泡,溫度是能夠保證的;因舍內封閉較嚴,濕度稍微大些,但也不是很嚴重;是什么原因引起小豬腹瀉呢?
為了搞清原因,我決定在舍內多觀察一會;過了一段時間,并拿了一個溫度計測量溫度,終于找到了發病的原因,是因為保溫箱過熱和溫度不均造成的。
提出這個理由,場長和技術員都不理解,因為他們知道冷可以導致小豬拉稀,但熱怎么會導致豬拉稀呢?
為了讓他們明白,先讓他們測保溫箱五個位置的溫度,門口、三個角、紅外線燈泡下方;最后測出的數據是,三個角分別為42℃、39℃、30℃,紅外線燈泡下方是50℃,門口處是27℃;那么小豬需要多少度呢?按當時的日齡為5日齡,30-32℃就足夠了,那就是說保溫箱內有一半以上的地方溫度超過豬需要的溫度。再讓他們數一下保溫箱外有多少小豬,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小豬是在箱外躺臥的。
然后給他們講,小豬拉稀仍然是因為冷,不是保溫箱內冷,而是箱內太熱小豬跑到了外面,而小豬在外面睡著后長時間處于受冷狀態,也就容易拉稀了。
找到了原因,然后交待了處理意見;一是變取暖方式,將紅外線燈吊高,使箱內的溫度盡可能均勻;二是發現躺在箱外的小豬,要及時讓其抓回到箱內;三是針對腹瀉的小豬進行治療。
改后保溫箱,把紅外線燈的位置由里向外移動到靠門口外,高度提高15cm。
幾天后,豬場里傳來信息,發病小豬逐漸好轉,新產的仔豬也很少發病,該病控制告一段落。
無獨有偶,還有一個豬場的保育舍,溫度計顯示溫度為48℃,但熱風爐仍然在不停地吹熱風,仔豬問題卻是相當多。這個內容將在后后保育階段介紹。
啟示:養豬條件好壞,是不設備決定的,而是人;當人出了問題的時候,設備越好,問題可能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