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現在我國部分蛋雞養殖戶,其規模在10000-50000只之間,這種存欄的家庭農場模式,較為符合當前國情及現狀,在目前蛋雞行業競爭中往往處于較為優勢的地位:
首先談一下收益:普通行情下,一只雞的利潤不會超過15元,也就是最后剩下一只老母雞的錢,注意,這是500天的收益,接近一年半的時間,這是不算人工和設備房舍折舊等費用,如果加上這些費用,估計一只雞10元的利潤都不到,養得太少,利潤不足以支持常規開銷,養還不如打工。
再談一下人力等投入:夫妻兩,房舍設備條件好一些的,一般管理2-3萬只雞是可以的,不吃力,也不費力,基本可滿足,或者適度少雇人。
再說一下這部分雞民優勢:1-5萬只滾動發展起來的雞民,多數房舍屬于經濟型,資金投入屬于中等水平,房舍條件相對較好,管理水平較高,資金相對充裕一些,再加上多次行情波峰與波谷的洗禮,經驗豐富,養殖所得的收入基本都投入到養殖房舍等配套設施上,只能繼續往下養。
經過市場的大量走訪觀察,養殖時間超過10年及以上的老雞民,累積滾動發展,養殖經驗豐富,且思維意識超前的,基本規模都發展到1-5萬只區間內,這部分群體,是經歷過多次行情周期波動洗留下的養殖精英部分,也是今后暫時一段時間內,養殖的主流群體。
而新建雞場,大部分也會在這個區間靠攏,小戶擴建的,也在朝這個區間走,養太少,對于一般養殖場而言,利潤確實有些低!
真正完成以1-5萬只為主導家庭農場式養殖規模,預計還需要5-7年內完成,存欄10000只以下基數較大,特別是5000只以下的,逐步退出,需要過程。
對于雞民而言,頭等專業就是養好雞,每批雞過來,要保證穩定的生產,優秀的生產數據,例如:全程蛋重,產蛋率,死淘率,蛋料比等
其次是善于分析運用信息,善于辨別利用,掌握好最新行業動態,指導自身養殖場的正常生產計劃?,F在是碎片化信息滿天飛的時代,雞民要注意辨別真偽,一切以雞說了算,結合生產實踐,先假想是對的,在雞身上試驗,雞是最實在的,增加甄別能力。
敬業一個是指對養雞行業的熱愛,內心喜歡這份事業,靠它來養家糊口,全力以赴的去努力;
另一個是對自己事業的全身心投入,毫無敷衍,認真去做。
不要幻想雞蛋會有暴利,以后也是微利,道理很簡單,大規模的養殖場在逐年增加,中小雞場又不能不干,如果不干了,雞場的固定投資將會徹底丟棄,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滾動累積就白費了,做養殖時間長的,多數都是歲數大,無其他職業技能,改行可能性不大,所以很多人微利也得繼續經營,這樣,雞蛋去產能暫時比較難!
那么,不管大戶還是小戶,只有有核心競爭力,才可以堅挺下去!暫時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小戶得具備哪些優勢?請注意以下幾點:
雞民的核心競爭力在于:
第一,養好雞,精細化養殖,雞能養好,穩定,且數據詳細;
第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例如,優質自配料,優質其他飼料,便宜原料等;
第三,有資本,技術資本,資金資本,眼光戰略資本;
第四,抓好鏈條上利潤,再小的雞場,也是老板,人勤懇,自己賣雞蛋,利潤總要高一點,利用原料低谷,資金允許的情況下,多采購便宜原料等
。。。。。。
第五,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擴張,在自身可控風險范圍內,精細化養殖!
對于雞民而言,最重要的事情,重復千遍,依舊是:舍內有雞,就得養好,舍內安穩,舍外觀望,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變成一個專業的職業雞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