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每個養殖戶都希望自家的母豬產量高,產仔全活,然而實際上想提高母豬產量那就必須講究方法,下面就是可以有效提高母豬產量的9個措施,做好這些,母豬高產輕而易舉。
一、選好母豬
小母豬要從高產的公母豬后代中選留,要求身體健康、體態勻稱、性情溫順、奶頭數在14個以上,等母豬體重達80-90kg時,再從中選出生長快、瘦肉率高、身體器官發育正常、發情較早的母豬。
二、合理初配
一般情況下,本地品種的母豬在6-7月齡、體重達60kg以上時開始配種;國內培育品種及雜交母豬在8-9月齡,體重達90-100kg時方可配種;國外引入的品種于8-10月齡,體重在100-120kg時配種。
三、適時配種
母豬在春秋兩季配種繁殖,產出仔豬數量多,成活率高。所以母豬應安排在4-5月配種,8-9月產仔;9-10月配種,第二年1-2月產仔;2-3月配種,6-7月產仔。
四、控制膘情
母豬配種前不可過肥或過瘦,七、八成膘最好,這樣配種受胎率高,產仔數多。
五、短期優飼
母豬配種前10-14天,增加30%-50%的日糧喂量,多喂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可刺激母豬多排卵,從而多產仔,但在配種后應及時降至正常喂量。
六、科學配種
當發情母豬陰戶紅腫剛開始消退,手壓母豬背部呆立不動、雙耳伸直時配種最合適。根據母豬的年齡,應遵循“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間”的原則。
七、加強飼養
母豬懷孕前期要喂蛋白質、維生素豐富的飼料,適當搭配青綠飼料,盡量使飼料多樣化,以滿足母豬的營養需要;懷孕3個月后,應適當增加精料,減少青粗飼料,并補足鈣;臨產前幾天適當減少精料。
八、做好管理
防止母豬跌倒、打架、擠壓、驚嚇等而引起流產;母豬懷孕2個月后,要單圈飼養,適當運動和曬太陽,增強母豬體質,防止過肥。
九、白天產仔
為了便于接產、管理,減少仔豬死亡,應盡量使母豬在白天產仔。在母豬臨產前1-2天(即懷孕112天左右)上午8-9時給每頭母豬肌肉注射氯前列烯醇注射液1-2ml,可促使母豬在白天產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