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豬呼吸與繁殖障礙綜合征(藍耳?。?/p>
病原:豬呼吸與繁殖障礙綜合征(藍耳?。┎《?,是一種有囊膜的RNA病毒。
傳播途徑:主要經鼻、口腔、唾液、尿液、糞便、精液、血液等。
臨床癥狀:
1、出現藍紫尾、紫會陰、腹下出現藍點、乳頭發青、尤其是倒數第二對乳頭最明顯,有無繼發,繼發感染死亡率高。
2、眼瞼腫、粘眼、結膜炎。
3.、拉?。ㄖ饕屈S色稀糞)、不易控制。
4、保育和產房成活率低 。
5、消瘦、喘氣、皮膚變白 。
病理變化:
1、肺:肺臟紅褐色花斑狀,手感發硬,病變組織和健康組織界限不分明;肺黃色,有淡紅色瘀斑,間質增寬;肺尖葉延長(像大象鼻子)。
2、心:心包積液、心肌柔軟。
3、脾臟:脾多腫大,有小點出血。
4、腎:腎上有針尖狀出血點或有白色壞死小點。
5、淋巴結腫大,外觀褐色(僅表面),內白色。
我們對藍耳病究竟了解多少自從20世紀80年代末藍耳病在豬群出現以來,養豬從業者以及相關領域的科學工作者對豬藍耳病病毒本身以及臨床控制措施進行了深入而廣泛的研究與實踐,但30年過去了,無論從全世界范圍還是中國本土來看,豬藍耳病仍是對豬群造成經濟損失與健康威脅最嚴重的豬病,雖然豬藍耳病病毒相關特性難以想象的復雜程度是造成此現狀的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部分養殖戶對該病認識上的誤區也加重了該病的防控難度。
誤區一:豬耳朵發藍(紫)就一定是豬藍耳病
雖然有專業背景的技術工作者已經從豬只一出現耳朵發藍(紫)就判斷豬只患有豬藍耳病的誤區里走了出來,但相當程度的中小豬場從業者仍認為豬只耳朵發藍發紫與豬藍耳病有著必然聯系。實際情況卻是,能引起心肺功能障礙的疾病都可能引起豬只耳朵發藍發紫,不同類型肺炎造成肺泡交換氧氣的功能出現障礙,血液中氧氣含量大幅下降,二氧化碳含量急劇增高,血液顏色變暗,淤血充血的病變部位特別是耳部就容易表現出紫色藍色,同時一些疾病引起的心功能障礙使心臟泵血循環功能減退,血液循環受阻,在肢體末梢(耳緣、腹下等)出現淤血而呈現紫色。所以豬藍耳病是引起豬只耳朵發藍發紫原因之一,但它們之間的關系絕非必然。
誤區二:依靠單個豬只或靜態豬群檢測的抗體S/P值來判斷豬群的藍耳病感染狀態
由于商品化抗體檢測試劑盒的廣泛推廣與運用,使得在中國對藍耳病的診斷和監測主要依靠抗體檢測而非抗原本身的檢測來進行,毫無疑問系統的抗體檢測對田間豬藍耳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但與此同時對抗體檢測數據的解讀也存在著大量的誤區,比如說只要檢測血清S/P值大于2.5就判斷該豬只感染過藍耳病野毒或判定豬群藍耳病不穩定。豬群自身抵抗力的不同,單個豬只的個體差異性,疫苗毒株的不同都會引起豬只免疫或野毒感染后抗體的S/P值處于不同水平,單純依靠S/P值的大小就得出結論顯然是不科學的,要想利用S/P值來監測陽性豬群豬藍耳病感染狀態,必須利用統計學的方法對豬群進行系統的采樣,同時結合不同歷史階段抗體數據輔以豬群臨床狀態的分析才能得出科學的結論。當然隨著國內抗原診斷水平與國際的接軌,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對豬群系統的抗原檢測將更為流行。
誤區三:豬場根據本場豬藍耳病病毒ORF5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來選擇疫苗的毒株
由于豬藍耳病病毒本身基因組的復雜性,單靠ORF5基因片段的同源性分析是無法判斷疫苗毒株與野毒交叉保護性的,ORF5基因序列相似性越高并不意味一定交叉保護越好,疫苗的交叉保護力需要通過嚴格的攻毒保護試驗來鑒別。養豬發達國家對野毒ORF5基因測序主要應用在豬群內部毒株的變化動態的監控而非疫苗的選擇上,當然在豬藍耳病疫苗的選擇上,除了交叉保護力的因素,疫苗本身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同樣是重要指標。
誤區四:藥物本身可以抑制豬藍耳病病毒繁殖
雖然一些藥物在控制繼發細菌感染與間接提高豬群非特異性免疫力方面對豬群藍耳病的防控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能夠被科學共同體認可的對豬藍耳病病毒本身繁殖可以抑制的藥物至今仍未面世。雖然目前存在著一些對特定病毒有效藥物,但也僅限于應用在人類特定病毒性傳染病的控制上,且價格十分昂貴。通過全面的生物安全措施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接種疫苗獲得特異性免疫力,仍是控制動物和人類病毒性傳染病的不二法則。
誤區五:免疫了豬藍耳病疫苗的豬群就不會再發生豬藍耳病
對豬群免疫臨床驗證安全、有效、穩定的豬藍耳病疫苗,可以有效的降低豬藍耳病感染帶來的臨床癥狀,降低感染豬只排毒量,但由于豬藍耳病病毒持續性感染、易變異等特性,要想在陽性豬群徹底消除藍耳病的影響必須結合生物安全、豬群流動管理、后備豬隔離馴化等綜合防控方案進行系統防控。
盡管如此,大家對于藍耳苗還是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即:
1、活疫苗優于滅活苗
2、出現疫情時活疫苗可以解決問題
3、豬群穩定時活疫苗看不出效果
4、某種活疫苗用的時間長了效果又不確切
總的來說,藍耳苗的效果是不可否認的,但是,為什么會出現效果不確切的問題?在這里,我們需要對藍耳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1、藍耳病不是終身帶毒的疫病,陽性豬排完毒后可以轉成陰性豬,陰性豬感染后可以轉成陽性豬,自然感染排毒時間最長的器官是扁桃體(175天),而國外盛行的封群凈化,就是封群200天,集中感染→集中排毒→集中轉陰。
2、在群體里循環傳播、持續感染的過程中,豬群會達成一種動態平衡,只要毒力不夠強、感染壓力不夠大,即使帶毒也不一定會有臨床表現,而大量引進后備種豬導致藍耳病波動,就是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狀態。
3、藍耳病是條件性致病的,欄舍的通風條件、衛生狀況一旦惡化,直接刺激與損傷呼吸道粘膜,加上支原體肺炎、圓環病毒病等混合感染,很容易加劇藍耳病的危害程度。
4、藍耳活疫苗對藍耳病有干預作用,主要是通過細胞免疫縮短排毒時間、減少排毒、降低野毒在機體的復制能力,使豬群處于低水平感染狀態,但是并沒有獲得有效的保護性中和抗體,時間一長無法阻止再次感染。
5、 藍耳病毒本身存在容易變異與免疫逃避現象,長期高強度的藍耳活疫苗免疫,可能會促進藍耳病野毒的變異,甚至加速重組現象,導致免疫效果越來越差。因此,我們用藍耳活疫苗控制藍耳病,必須合理使用,特別是慎重選擇安全性相對好的活疫苗。
拒絕藍耳“替”您分憂
1母豬藍耳病的防控
在妊娠90天后至斷奶,持續添加:
替樂200 1kg/噸+板青顆粒1kg/噸,
分娩前后7天配合添加強力霉素1kg/噸。
好處:
①有效控制母豬因藍耳病引起的流產、死胎。
②同時防治母豬乳房炎,斷奶后長時間不發情或屢配不孕及產房仔豬呼吸道問題。
2小豬藍耳病防控
在斷奶轉群和保育轉群各添加一次。
替樂200 1kg/噸+康農1kg/噸+藍環青1kg/噸,拌料,連用10天以上。
3配合疫苗防控母豬藍耳?。?/p>
在藍耳病疫苗使用前10天使用以下方案: 替樂200 1kg/噸+強力霉素1kg/噸+藍環青1kg/噸,拌料。停藥后做藍耳病疫苗免疫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