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客人 [請登錄] [免費注冊 首頁-招商-代理-品牌-企業-展會-資訊-專題-招聘
微畜牧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招商
  • 代理
  • 品牌
  • 公司
  • 展會
  • 專題
  • 招聘
  • 報價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內蒙古
  • 海南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寧夏
  • 青海
  • 新疆
  • 首頁
  • 資訊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 供給側改革讓白羽肉雞迎來新發展 潛力巨大!
    來源:  發布日期:2017-11-01  發布者:佚名  共閱1112次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將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三農”工作的重點。當前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為階段性供過于求和供給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白羽肉雞產業作為畜牧業的重要方面,在調結構、轉方式、保安全、促民生等方面積極探索,取得成就,但仍需要從供給側思考產業發展方向,順應新形勢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調整工作重心,深入推進肉雞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開創農業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大力發展白羽肉雞產業
     

    國內外白羽肉雞發展形勢:

    (一)世界肉類生產消費結構從牛羊肉向禽肉轉移。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人均肉類占有量不斷提高,肉類生產消費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其中,禽肉比例顯著上升,從1961年的12.5%增長到2014年的35.5%,已經逼近世界第一大肉類,而國外大多數國家禽肉中90%是白羽肉雞,牛羊肉占比顯著下降,從50.7%下降到22.4%,豬肉基本穩定在36.2%左右。

    但除中國外的世界其余國家,禽肉、牛羊肉、豬肉產量占比分別從1961年的12.0%、50.1%和33.8%,分別調整到2014年的40.9%、30.8%和26.1%,禽肉已經成為除中國以外世界第一大肉類。發達國家以美國為例,其豬肉、牛肉的生產占比分別由1961年的31.3%和45.0%下降到2014年的24.4%和26.9%,禽肉從20%上升到47.9%,成為美國第一大肉類。亞洲國家以日本為例,其禽肉也在近年來猛增成為該國第一大消費肉類。即便是傳統的牛羊肉生產國,如澳大利亞,禽肉比重也在顯著上升,從1961年到2014年牛羊肉的比重下降20個百分點,而這恰好是禽肉比重上升的份額。

    本圖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二)我國肉雞產業在農業和畜牧業中的貢獻不斷提高。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初,肉雞業產值約為200億元,到2014年,肉雞業產值超過2500億元。肉雞業產值占畜牧業總產值的比重基本上都保持在10%左右,個別年份還超過13%;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左右,個別年份還超過3.5%。肉雞業總體上保持了與農林牧漁業相一致的發展速度,甚至在“九五”和“十五”期間肉雞業產值增長速度明顯快于農林牧漁業。其中白羽肉雞產業是畜牧業乃至農業中產業化、規?;?、市場化程度最高、龍頭企業實力最強的部門。全國前50家肉雞企業的出欄量占全國出欄總量比例為40%左右。

    (三)我國肉雞產業發展潛力巨大,但是與世界肉雞消費大國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中國大陸地區的人均雞肉消費不足10公斤,而美國年人均消費超過40公斤,已經躍升為第一大肉類。在亞洲的主要國家和地區中,過去與中國大陸有著相似飲食習慣的國家,雞肉消費量增長迅速,在居民肉類消費結構已占極其重要地位,人均雞肉消費量也明顯高于我國。如,中國臺灣地區年人均雞肉消費高達28公斤。無論是與發達國家對比,還是和有著相似消費結構的亞洲國家和地區相比,我國雞肉消費未來的發展潛力仍然十分巨大。與其他國家白羽肉雞占絕對地位的情況不同是我國的禽肉包括了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和肉鴨等,但其中白羽肉雞占比在半數以上,在數量仍然上占優。


    本圖來源:中國產業信息網

    白羽肉雞產業對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的緊迫任務,是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主線,要圍繞這一主線穩定糧食生產、推進結構調整、推進綠色發展、推進創新驅動、推進農村改革。白羽肉雞產業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糧食安全、農產品調優調綠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一)白羽肉雞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畜地矛盾和人糧矛盾十分突出、耕地資源硬約束條件下,走出一條“節糧型”的畜牧業發展道路,加快發展白羽肉雞產業是破解矛盾的有效途徑。在主要的養殖畜禽中,白羽肉雞是少有的適宜大群飼養的現代動物,有著料肉比最低、生長速度快、生產效率高等優勢,適合工業化標準化生產。

    肉雞的料肉比為1.7:1以下,而生豬的料肉比為3.0:1。換言之,同樣生產1千克肉,肉雞比生豬可節省43%的糧食。以2016年為例,我國豬肉產量為5299萬噸,如果將其中的20%轉變為生產雞肉,就可節省糧食1378萬噸。如果把節約下來的糧食折算成耕地,按我國玉米平均畝產500公斤計算,可節約耕地2755萬畝,可以大幅減少我國玉米的進口,同時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節約我國耕地資源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白羽肉雞是堅持綠色發展的重要產業,在畜牧產業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最小。據國外碳足跡專家研究,在集約化動物飼養體系中,按照生產每千克肉排放的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計算,生產1千克牛肉產生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為14.8千克,生產1千克豬肉為3.8千克,生產1千克雞肉只有1.1千克。同樣地,如果將我國豬肉產量的20%轉變為雞肉替代,那么每年可減少近3000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溫室氣體排放。

    此外,肉雞產業還能提供大量優質有機肥,可以替代化肥使用,為發展有機農業提供必要條件,進而形成資源再利用的循環經濟體系;同時白羽肉雞是最節水的畜種,根據糧農組織公布的畜禽飲用水指標進行核算,家禽的用水量僅占主要養殖動物總用水量的14%左右,肉雞作為家禽業中的一部分,用水量更是低于14%,遠少于其他動物的用水量。由于生產中消耗極小的水量,雞糞作為最佳的有機肥極易處理和利用,是種養結合綜合利用的典范。

    (三)白羽肉雞是農業結構調整的著力點,是匹配消費者肉類需求結構變化重點產業。隨著我國城鄉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消費需求也逐漸從“吃飽”“吃好”向“吃得營養”“吃得健康”轉變,肉雞特別是白羽肉雞正好能夠滿足這一需求。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要在2030年實現“超重、肥胖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放緩”的目標。目前我國的肥胖人口規模已高達3.25億,這與不科學的肉類消費結構密切相關。我國城鄉居民目前的肉類消費結構大體上是豬肉占64%、禽肉占21%、牛羊肉及其他占15%,肉類消費仍然以“紅肉”為主。

    從營養學的角度看,雞肉特別是白羽肉雞是白肉具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低、熱能低和膽固醇低的營養優勢,是最健康的動物蛋白來源,鼓勵雞肉消費,相應的降低豬牛羊等紅肉消費,更有益于提高我國的國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減少國民肥胖、超重人口的比例。

    同時,雞肉是性價比最高的動物蛋白來源,其中白羽肉雞的單位重量價格最低、蛋白質含量最高。鼓勵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人群增加雞肉消費改善飲食結構切實可行。對于保障低收入人群的優質蛋白質攝入與身體素質健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是普通百姓消費得起的肉類食品,是重要的民生產品,這也是當今白羽雞肉成為世界消費最多的主要原因。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白羽肉雞聯盟)
    (待續)

    打印本文   返回頂部   關閉該頁
    網友評論
     暫無評論
    答案
    公司簡介  |  聯系方式  |  幫助信息  |  友情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 豫ICP備10211513號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版權所有 © 2008-2017  
    獸藥直銷網|獸藥行業網絡直銷的首選網站-獸藥直銷網只提供交易平臺,對具體交易過程不參與也不承擔任何責任。望供求雙方謹慎交易。 在線客服QQ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_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影院_67149中文无码久久_18HDXXXX国产在线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