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個考慮是不是受涼了,一個考慮是不是大腸桿菌。
樊福好:過去的教科書一直在講:大腸桿菌會引起仔豬黃痢,仔豬白痢,水腫病。其實,這些癥狀都是一些表象,他們之間其實存在較大差異。仔豬黃痢,黃色屬于濕氣,原因是仔豬初乳中的乳蛋白過低,可以通過提高母豬的蛋白營(養)來解決此類問題,使用抗生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蛋白的消化吸收,但效果不明顯。仔豬白痢,則完全相反,乳汁中的能量不足,即乳糖、乳脂過低,可以通過給仔豬補充葡萄糖來解決此類問題。受涼,也會導致蛋白吸收障礙,是重要誘因。一旦出現黃痢,就要想到母乳中蛋白不夠或吸收不夠,可以給母豬補充氨基酸,或者給仔豬保溫,促進消化吸收。補充氨基酸只是權宜之計,大家要從母豬著手解決問題。
王磊:治標快,治本耗時間,養豬耗不起時間。調整母豬營養,仔豬灌點藥,注意豬舍溫度濕度變化,治療哺乳期仔豬,關鍵在于母豬。標本兼治,不然容易反復。種豬是根本,管理是要素!
洪金潮:提高母豬的采食量,能減輕減少黃白痢。這段時間的天氣影響也挺大的關系。母豬泌乳量足夠,小豬就不會亂拱臟東西,就能減少大腸桿菌的接觸。
張曉明:采食量不能混淆營養濃度的概念!比如母豬哺乳期,雖然說我們一直都講自由采食,理論上講營養含量不足可以通過增加采食量補償,但要考慮到即使自由釆食,豬每天的采食量還是有頂限的,畢竟豬的胃是有容量限制的,而且還需要消化吸收的時間、還需要休息的時間,所謂補償采食,自由采食情況下是不成立的。
卓偉濤:其實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重視蛋白能量,也要重視溫度濕度,衛生通風等。甚至是母豬產后三炎的疾病防治,母豬就是稍微高燒,仔豬也拉痢。少數拉痢,檢查母子。多數拉痢,檢查母豬的營養、有無流行病(如隱性附紅)和仔豬是否有較多球蟲。急病急醫治,緩病可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