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很多養豬朋友,認為豬場總成本的決定權在飼料上(因為飼料成本畢竟占養豬成本的70%-80%),同時努力想提高生長育肥豬生長速度,但請別再糊涂了,因為:
豬場總成本的高低,在品種及種豬管理上,決不在飼料上!
生長豬長得快與慢,在產房及保育上,決不在生長育肥豬上!
一、豬場總成本的高低,在品種及種豬的管理上,決不在飼料上;
一般來說,各生產場家的飼料質量差別并不是很大,它對豬場的影響只是盈多盈少或虧多虧少的問題,不會是決定贏虧的決定因素;而種豬管理不善則會讓一個豬場嚴重虧損甚至倒閉。
現在養豬生產差別最大的是一頭母豬年提供出欄豬數的多少,先進水平是二十五頭左右,我國平均水平是十四頭多,個別豬場連十頭也達不到。出欄豬多少是因為種豬管理理不善,沒有產出足夠多的活仔豬。
后備豬管理不好,會使后備母豬的利用率低于70%,大批淘汰。
哺乳母豬管理不好,會使母豬斷奶后長時間不發情,母豬年產胎次低于兩胎。
空環及配后階段管理不好,配種產仔率可能低于70%,胎產全仔低于十頭。
疫苗防疫不到位,會使出生的仔豬有20%以上是木乃伊、死胎、弱仔。
哺乳母豬管理不好,哺乳仔豬會因母豬奶水不足或質量差無法成活,無法提供斷奶仔豬。
公豬管理不好,配種效果無法把握,同樣是產仔數減少。
上面的一切都會造成母豬年出欄豬的減少。
母豬年消耗飼料是固定的,提供越多出欄豬,分攤的母豬料越少,如母豬年用料為1100公斤,提供二十頭,每頭分攤55公斤;如出欄18頭,每頭分攤61公斤;每減少一頭,多用飼料3公斤,成本增加6元。一個萬頭豬場成本增加6萬元,而這只是飼料的成本。
而母豬管理不善造成的弱仔、病仔、僵豬等,還會帶來飼養工作量加大,增加人工成本,治療費用增加,飼料利用率降低,管理費用增加等,這些成本的增加是無形的。
如果一個母豬年提供出欄豬十八頭以上,沒有不賺錢的;
而只提供十二頭以下出欄豬的豬場是不可能賺錢的。
二、“生長豬長得快與慢,在保育豬上,決不在生長豬上”,
生長豬生長速度的快慢有多種原因,飼料有影響,溫度有影響,疾病也有影響,但如果一頭豬因患病而導致呼吸系統損傷或消化系統損傷,那危害是長遠的,那將造成長時間的生長緩慢,而這個根源將要追溯至保育階段的飼養管理。
保育豬是由乳豬到生長豬的過渡期,期間變動因素多,仔豬生理結構變化大,飼料由液態的母乳變為固體飼料,搬到陌生的環境、兄弟姐妹被分開、營養落差大,環境變化大,抗病力由母源抗體變為疫苗免疫或自身抗病體系的建立,
所有的一切都可能導致仔豬的不適應,這些不適應有可能造成發病,而如發病引起體內器官的損傷,危害將延及到生長期。
如果保育豬養好了,達到理想的”6526“,即65日齡時達體重26公斤,一個沒病的豬群會不受限制地盡大限度地生長。當然,還需要營養全面的飼料,適宜的環境,到位的管理,可靠的保健。
在保育階段疾病不斷的豬群,不可能在生長階段有高的生長速度;
為達到理想的生長期日增重,請關照好保育豬,讓豬得到真正的”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