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初生仔豬(0-6日齡)
1、目的:預防母源性感染(如臍帶、產道、哺乳等感染),主要對大腸桿菌、鏈球菌等。
2、推薦藥物:
(1)強力霉素、阿莫西林:每噸母豬料各加200克連喂7天。
(2)新強霉素飲水,每公斤水添加2克;或母豬拌料一周。
(3)長效土霉素母豬產前肌注5毫升。
(4)仔豬吃初乳前口服慶大霉素、氟哌酸1-2毫升或土霉素半片。
(5)微生態制劑(益生素),如賜美健、促菌生、乳酶生等;
(6)2-3日齡補鐵、補硒。
二、5-10日齡開食前后仔豬
1、目的:控制仔豬開食時發生感染及應激。
2、推薦藥物:
(1)恩諾沙星、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及環丙沙星:飲水:每公斤水加50毫克;拌料:每公斤飼料加100毫克;
(2)新霉素,每公斤飼料添加110毫克,母仔共喂3天。
(3)強力霉素、阿莫西林:每噸仔豬料各加300克連喂7天。
(4)上述方案中都添加VC或多V或鹽類抗應激添加劑。
三、21-28日齡斷奶前后仔豬
1.目的:預防氣喘病和大腸桿菌病等。
2.推薦藥物:
(1) 普魯卡因青霉素+金霉素+磺胺二甲嘧啶,拌喂1周;
(2) 新霉素+強力霉素,拌料1周;
(3) 氟苯尼考拌料連喂7天;
(4) 土霉素堿粉或氟甲砜霉素,每公斤飼料拌100毫克,拌料1周;
(5) 上述方案中都添加VC或多V或鹽類抗應激添加劑。
四、60-70日齡小豬
1、目的:預防喘氣病及胸膜肺炎、大腸桿菌病和寄生蟲。
2、推薦藥物:
(1)氟苯尼考或支原凈或泰樂菌素或土霉素鈣預混劑,拌料1周;
(2)喹乙醇拌料;
(3)選用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驅蟲藥物進行驅蟲,可采用混飼或肌注。
五、育肥或后備豬
1、目的:預防寄生蟲和促進生長。
2、推薦藥物:
(1)氟苯尼考或支原凈或泰樂菌素或土霉素鈣預混劑,拌料1周;
(2)促生長劑,可添加速大肥和黃霉素等;
(3)驅蟲用藥,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驅蟲藥物拌料驅蟲。
六、成年豬(公、母豬)
1、目的:
(1)后備、空懷豬和種公豬:驅蟲、預防喘氣病及胸膜肺炎;
(2)懷孕母豬、哺乳母豬:驅蟲、預防喘氣病、預防子宮炎。
2、推薦藥物:
(1)氟苯尼考或支原凈或泰樂菌素,拌料,脈沖式給藥;
(2)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驅蟲藥物拌料驅蟲1周,半年一次;
(3)可在分娩前7天到分娩后7天,強力霉素或土霉素鈣拌飼1周。
(4)可在分娩當天肌注青霉素1-2萬單位/公斤體重,鏈霉素100毫克/公斤體重,或肌注氨芐青霉素20毫克/公斤體重,或肌注慶大霉素2-4毫克/公斤體重,或長效土霉素5毫升。
七、本節要點補充:
在我國,一般地,一個生產正常的萬頭豬場的每年藥費大約是20萬元(疫苗6萬元占30%,預防藥6萬元占30%,消毒藥5萬元占25%,治療藥3萬元占15%);每頭上市肥豬總攤藥費約20元;年總藥費20萬元,月均藥費1.5-1.8萬元;
保健預防用藥愈來愈受到大型豬場的重視,其在總藥費中的比例逐步提高;
保健預防用藥是控制細菌病的最有效途徑,同時又有促生長作用;對減少病毒病的繼發或并發癥帶來的危害也效果顯著;
提倡策略性用藥,因為疫病的發生發展都是有規律性的;
提倡重點階段性給藥,既要降低藥物成本,又要有效控制疫??;
提倡脈沖式給藥,凈化有害菌,保持豬群體內有效抗菌濃度;
提倡飼料與飲水給藥;
要考慮耐藥性,同群豬盡量不重復用同一類抗生素;
預防用藥與治療藥物要分開(不交叉重復使用);
藥物的選擇與用法很關鍵:劑量、療程、用藥途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