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養殖業洗牌在即。
這段時間,圈子里一直談論2件事情:
1、禁養政策
自2014年禁養區政策出現以來,各地禁養運動進行得如火如荼,而2017年仍將是各地禁養區劃定及禁養區內養殖場關閉拆遷較為集中的一年,也是禁養區內養殖場拆遷的最后期限。
面對“禁養政策”,90%的養殖戶還沒有找到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然而環保稅即將開征。
2、環保稅即將開征
近期,財政部、環保部、國家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環境保護稅征管準備工作全面啟動,《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環保稅法規定凡是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業或個體必須向當地主管稅務部門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此次征收環保稅的征收標準是養殖量超過5000只1起征。
有專家認為,散養戶必定會被淘汰,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的養殖場必將退出養殖大舞臺,環保稅一經推出,必定會加速這一過程,如果想不被淘汰,就需要擴大規模,建立標準化養殖場,用規?;?、現在化的養殖方法去面對這個嚴峻的挑戰!
其實,遭遇豬價下跌、養殖成本增加、國際肉制品進口的囧地,養殖企業被迫紛紛找出路。
其中,有一種模式:養殖一體化!此模式被養殖大佬耗資重金布局。
德康農牧:
2017年6月5日,四川華西希望·德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與內蒙古察右前旗政府簽署1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一體化項目投資協議。
此次簽約的100萬頭生豬養殖產業一體化項目將采用“種養加結合、封閉式運作”模式,項目總投資約32億元,2017年開工,計劃2019年建成運營,全部達產后可實現產值80億元,提供近2000個就業崗位。
其中,德康農牧養殖一體化體現3個方面:
1、種養加結合
德康農民采用“公司+家庭農場”的業務模式,把種植業與養殖業雙向結合,做到生態養殖。
所以,其在養殖模式上適合潮流,養殖的產品也符合消費升級。
2、背靠新希望
德康農牧背靠新希望,在飼料等產品的擁有很多的優勢。同時,德康也成為新希望產業落地的重要項目。
3、封閉模式
德康種豬家庭農場模式,由德康公司統一提供規劃布局、優質的種豬、高效的飼料以及科學的飼喂管理體系支持,并可通過公司提供的融資平臺得到資金支持,農戶只負責具體的飼養管理,夫妻二人即可輕松經營一個千頭規模以上的養豬場。
同時,德康集團種豬家庭農場種豬為新加系種豬,豬只品種由引自種豬品質世界一流的加拿大FAST公司的種豬改良而來,具備產仔多,小豬體型勻稱,長得快,肥豬出肉率高等特點,目前。“德康豬”的相關指標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極受市場極青睞。
現代牧業:
作為國內規?;翀龅拈_拓者,現代牧業的“種養加”一體化模式是在創建之時就確立的先進規?;\營方式,11年來堅持探索、不斷完善,自己種草、自己養牛、自己加工,該模式不僅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還可實現全產業鏈、各環節零距離無縫鏈接,生產過程無死角全面監管,解決了過去食品安全、防疫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多發的問題。
2017年6月20日,現代牧業“種養加”一體化生產模式正式通過瑞士通用公證行SGS認證,成為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一體化生產模式通過SGS認證的企業,意味著現代牧業先進的生產模式已經經過國際權威檢測機構的嚴苛檢驗,達到世界級標準。
現代牧業的養殖一體化模式與其他養殖企業有2點不同:
1、以“奶牛養殖”為切入點
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是一家專門從事奶牛養殖和牛奶生產的企業。
因此,現代牧業的工業化程度會更高,尤其是源頭,包括草的源頭和奶牛的健康。
2、力推自模式
11年來堅持探索、現代牧業不斷完善,自己種草、自己養牛、自己加工,該模式不僅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有機融合。
現代牧業的產業鏈都是自己完成了,沒有與農戶、加工企業合作,這也為現代牧業的安全標準加碼。
溫氏:
2017年1月,貴州遵義溫氏生豬養殖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豬場計劃2016年11月開工,2017年6月引種,建成后年上市商品豬苗20萬頭,實現高效化、現代化、自動化、生態化運行。項目總投資約6億元,逐步建成配套1個行政中心、1個飼料廠、4個種豬場建設和3個服務部。項目建成后,將實現年上市肉豬60萬頭。
溫氏養殖一體化延續了溫氏模式,同時也有部分創新。
溫氏集團“養殖一體化”項目將配套建設飼料廠、種豬場、技術服務中心等設施,采用“公司+家庭農場”模式,實行產業鏈全程管理的一條龍生產經營模式(即:公司負責飼料原料采購及加工、種苗生產、技術服務配套、肉豬回收銷售環節,家庭農場負責飼養肉豬環節。同時,溫氏公司以自產自銷形式有計劃地完成整個生產經營過程);公司以保證合作養戶養豬有適當利潤的價格回收肉豬后銷售,帶領當地農民實現增收致富,推動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與繁榮。
大北農:單產業模式
在養殖一體化上,大北農可謂投資金額最大、規模最大。
2016年11月10日公告,近日,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科高大北農飼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科高大北農”)簽署了關于《年出欄600萬頭生態養豬一體化產業項目投資框架協議書》,項目預計總投資120億元,六年內完成投資。
2017年9月10日,河北大北農農牧食品有限公司生態養豬一體化產業項目舉行開工奠基儀式、總投資12億元。項目從2017年開始建設,分六年完成,建設6個自繁自育生豬養殖場,同步建設完成有機肥廠和食品加工廠,所有項目建成投產后,年出欄生豬60萬頭,實現年銷售收入35億元。2017年投資1.8-2億元,計劃建設完成一個5000頭種豬的種豬擴繁場和配套的年提供3.5萬頭種豬及8萬頭上市育肥豬場,共計年出欄11.5萬頭。
大北農的養殖一體化有3個切入點:
1、生態農業模式
中國已經進入消費升級時代,健康、安全的農產品已經成為市場需求。
大北農簽約的大北農養殖一體化項目都采用生態養殖的方式,這也是符合當前消費潮流。
2、探索精深加工
大北農相比于溫氏,產業化規??v深程度更大。比如,大北農養殖一體化項目在有機肥和食品加工上的布局。
3、專注生豬項目
大北農養殖一體化項目主要專注于養豬事業,并在養豬的產業化上發力。此舉,大北農在項目運行力度和效果上能快速取得回報。
為何大佬紛紛切入種養一體化?
任何一個農業項目都離不開政策和市場兩個方法的導向,種養一體化也是這兩者的產物。我們從政策與市場上來分析下:
政策上
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引導農民瞄準市場調整種養結構,支持農產品加工特別是主產區糧食就地轉化,開展糧食作物改為飼料作物試點。
同時,2016年12月,農業部發布《關于做好2017年種養結合一體化(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2017年,國家安排中央投資用于肉牛、肉羊、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項目建設和開展畜牧養殖大縣種養結合整縣推進試點。
同時,國家還在以下政策上給予相應補貼:
1、良種補貼、育種補貼政策
基層養殖戶能從這項政策中直接受益的程度并不高。
2、生豬調出大縣獎勵資金項目
每個縣的獎勵資金原則上不少于100萬元,該項目主要是對規?;i養殖場戶圈舍的新建及改造,良種引進,糞污治理,仔豬和飼料等的貸款貼息和保險保費補助支出,生豬防疫服務費用支出等方面實施補貼。一些地區的補貼標準是:圈舍的新建每平米補貼40元,沼氣池每立方米補貼150元,引進良種母豬每頭補貼400—600元,貸款貼息50%。
3、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重點戶) 補貼政策
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分年出欄500—999頭、1000—1999頭、2000-2999頭和3000頭以上四個檔次予以補助,中央平均補助金額每個20-80萬不等(云貴地區300-499頭可以補貼10萬)。
市場上
尤其是豬價的不穩定,導致單純養殖成本上下、利潤下降,養殖戶虧損嚴重。想要破解這些問題,必要在產業結構上發力。
1、消費升級需要養殖戶站出來
其實,農業一直有個怪圈,生產與消費者互不相認識的窘況。生產者一直低頭干養殖,從而忽視了市場、消費者的真正需求。
尤其,消費升級的到來,消費者渴求與生產者直接溝通,生產者希望得到消費者信任與支持。
所以,“農業生產者必須要站出來”是整個行業的呼聲。
2、還利于消費者比賺錢更有格局
養殖一體化是農業產業化的趨勢。這一農業結構不僅僅破解種植與養殖的問題,更讓消費者實實在在獲利。
因此,在養殖產品的價格上更具有優勢,并符合消費者購買心理。
養殖一體化的推行從而簡化中間渠道,彰顯出養殖戶與消費者的互動與交流的優勢力量,養殖戶幫助消費者認知產品與品牌,并幫助消費者節省購買成本與時間,實實在在的還利于消費者。
3、消費者需要有態度的商業品牌
種養加一體化就是養殖戶的態度。養殖業即將發生變化,養豬戶走上舞臺,未來養殖戶是加工業的依附,而是商品的主宰。
消費者對農業不僅僅是價格的需求,而是需要農業經營者的態度與責任。
其實,企業商業品牌的存在就是幫助養豬戶關注市場與消費者需求,根據此改變生產方式,以用戶為中心,服務用戶。
養殖業下半場已經開啟!那么,誰能又能贏得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