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養豬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把豬趕離原來的環境,所有的豬都會東聞聞西拱拱,好像什么都新鮮。這一點和人是一樣的,是豬生來就有的探究行為。
這一特點,曾經是豬賴以生存的本領。
在豬處于野生時代,并沒有現成的飼料,豬會靠這個本事尋找食物。
另外,每到一個新地方,豬通過聞和拱,會發現是同類來過還是天敵來過,這樣可以保證安全。
但現在已經到了人工飼養的時代,豬的這些功能并不需要了,但這些功能也可能會帶來災難。
現在的豬舍往往是重復利用的,養過一批豬后還會再養下一批豬,為了防止上下批之間豬的疾病感染,需要在一批豬走后徹底清理豬舍,并嚴格消毒,才能再進豬飼養。
但是病毒和細菌也是有生命力的,在條件適可的情況下會生存很長時間并繁殖后代。
而我們的消毒工作未必能做到很徹底,即使是徹底清理消毒,也難免遺漏一些,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數量越來越少。
在這一點上,豬的好奇心就會起到壞作用。
本來這些細菌和病毒隱藏得很深(表面的已經被消滅),假以時日,也會逐漸失去生存環境而死亡。
但豬的探究行為,會無意中使這些隱藏的病原再次暴露,又能找到適宜的生存環境(豬體),這些病原就會繼續傷害豬了。
從防病的角度考慮,可以將豬舍清理得再徹底一些?;蛘呤褂靡环N材料,讓豬拱不動,那也就沒有這樣的問題了。
比如水泥地面,可以用堿石灰消毒,將病原深埋在石灰下面。對木制器具或生銹的鐵器上,用油漆漆一遍,也會把病原給藏在里面而不被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