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養殖戶們經常說,母豬產后/哺乳期奶水不足,或者越來越少,甚至無奶。以下便是小編給大家整理出來的干活,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主要原因】
1、哺乳母豬飼料營養標準不達標。
2、哺乳母豬采食量不足。
3、母豬飲水量減少、運動量少導致便秘、采食量下降。便秘又常常使母豬患子宮炎,乳腺炎,無乳綜合癥等,導致哺乳期奶量下降。
【改進措施】
1、要選擇營養全面豐富的哺乳母豬飼料飼喂。
2、根據母豬膘情、產奶和仔豬發育狀況制定最佳飼料日飼喂量。
3、保證母豬有充足的飲水非常關鍵,應注意:
(1)保證母豬飼槽內有大量干凈飲水。
(2)冬季要保證母豬和仔豬的飲水溫度。哺乳母豬25~28℃、哺乳仔豬35~38℃。
(3)哺乳母豬使用濕拌料(減少胃潰瘍發生)。
(4)哺乳母豬舍溫度要求在18~22℃。
(5)母豬產仔當天不喂飼料,可喂麩皮糖鹽水(冬天:外加生姜+大蔥汁;夏天:外加雙黃連口服液);
(6)初產母豬哺乳結束后體重損失大,出現過瘦現象會影響母豬連續生產性能,也就是大家說的“二胎綜合征”,因此,初產母豬再飼養管理方面有異于經產母豬,請繼續關注豬場動力網,小編會帶來初產母豬如何合理飼養的具體方案。
所以,斷奶后第一次發情不配種,第二次發情后再配種,使母豬體重得以補償,保護母豬連續生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