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飼喂標準是在豬正常生產生長條件下,以飼料與生產性能性價比的一把參考量尺,是提高飼料利用率及生產性能的對比。
飼喂量沒有特定的標準,必須要根據不同的品種,階段,膘情,身體素質等基本條件,來滿足所需求的營養值,飼養員應靈活掌握,該多吃的多吃,該少吃的少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也可以根據不同季節調整飼料配方或者飼喂量。
1飼喂原則:嚴禁飼喂冰凍,發霉,腐敗,酸化,污染的飼料,杜絕飼料浪費,保持料槽,飼喂工具清潔衛生,尤其是在夏季,剩料及時清理,防治酸化腐敗,或者有蠅蛆出現,感染病菌,成為主要傳染源,引起母豬消化不良,中毒現象出現,哺乳母豬的過奶作用還會導致仔豬下痢,妊娠母豬通過胎盤來給胚胎提供營養,導致胚胎死亡。
2飼喂方式:可采用粉料,顆粒料進行干喂,濕拌,或者湯拌料,妊娠母豬采用濕拌料,效果最佳,既有飽腹感,有不壓迫胎兒,或者在夏季搭配一些青綠多汁的牧草飼料,比如川葉香,苜蓿,瓜皮,青菜等,可降低飼料成本,滿足自身維生素的需求。
3保證營養均衡:飼喂過多或者營養濃度過高,導致母豬體況過大,膘情過肥,體內過度沉淀脂肪,壓迫子宮和卵巢,抑制繁殖機能的發揮,空懷豬引起長期不發情,妊娠母豬壓迫子宮引起死胎數量提高,難產,哺乳母豬厭食,無乳等。
哺乳母豬應盡可能的滿足及提高哺乳母豬其采食量,尤其是帶仔多,產后體質差的母豬,母豬才能轉化高質量的乳汁來代養仔豬,才能達到提高仔豬成活率。
4飼喂量:在不同階段,品種等條件應給與合適的飼喂量,比如配種后初期,由于妊娠前期控制飼料給予量,母豬不能夠吃飽而有饑餓感,所以既能讓母豬吃飽,又能不致壓胎兒,飼喂量不好控制,可采用青粗為主,精料為輔,合理搭配的方式,可有效降低飼料成本,又有效的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生物素等微量元素。若飼喂高能量,高熱量的飼料,產生熱能,會使子宮溫度過高,由于受精卵初期對子宮溫度有著嚴格的標準,會使受精卵死亡,著床失敗,出現返情現象。尤其是在夏季,不但會降低母豬的受胎率,同時也會加重母豬的散熱負擔。
飼料占養殖成本的70%以上,在保證全價料營養均衡的同時,合理的利用飼料,充分發揮最大化效價,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途徑。在夏季過多的給與飼喂,不但是浪費飼料,使養殖成本增加,同時會使母豬過肥,增加散熱負擔,影響繁殖性能。同樣飼喂標準還牽扯著一個飼料的合理利用問題。
應及時淘汰沒有利用價值和年老體弱,疾病,繁殖性能低下及其他機能障礙的母豬,減少不必要的飼料浪費,不僅是對飼料的節約,同時也是提高種母豬全群平均生產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