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母豬生殖道炎癥(母豬陰道炎、子宮頸炎、子宮內膜炎、子宮蓄膿等)是養豬生產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發病后引起母豬繁殖機能降低或喪失,如乏情、產仔數降低、流產等,直接影響豬場的經濟效益;嚴重的久治不愈、屢配不孕,導致母豬直接被淘汰。
母豬生殖道發生炎癥主要是因為子宮頸在發情、分娩時處于開放狀態,環境中病菌侵入所致,或自身抵抗力下降,導致體內常在菌群失調,引發炎癥。
預防母豬生殖道炎癥提出以下幾點:
1、做好發情配種管理
斷奶豬舍的衛生最為重要,豬場應該準備足夠的斷奶豬欄,保證每頭母豬發情趕走后,有清洗、消毒、干燥的時間,再進下一頭母豬。不論人工授精還是自然交配,都先對公豬的包皮陰莖用1∶500的聚維酮碘消毒,然后用凈水清洗,最后用毛巾或者衛生紙擦干。
在人工授精的過程中,有三個環節容易出現衛生隱患,造成人為感染:一是在采精前,雙手應當戴上2層一次性手套,將公豬包皮用消毒水清洗并擦干,采精時取下外面一雙手套,手握陰莖盡量與地面平行,避免尿液等異物污染精液。二是直接接觸精液的器具盡量選用一次性優質產品,操作室潔凈無塵,定期消毒,避免精液在檢查、稀釋、分裝過程中被污染。三是輸精操作時,用消毒水清洗母豬外陰(外陰周圍)和尾巴,配種員手部消毒后才能進行輸精操作。泡沫頭端撕開輸精管,抹上潤滑劑,緩慢斜向上插入母豬陰道,杜絕粗暴操作損傷產道。
2、母豬妊娠期管理
限位欄雖然便于管理,但嚴重限制母豬的運動,導致母豬吃喝拉撒都在很小的欄位里,母豬講衛生、定點排泄的生物學特性被迫改變,因此必須做好限位欄衛生,糞尿及時清除,每周認真做好消毒豬舍2次。有研究表明飼料霉菌會直接損害母豬生殖道健康,導致母豬生殖道炎癥。夏季由于高溫高濕環境,飼料很容易霉變,因此豬場的母豬原料必須選擇優質上等品,注意料線、豬食槽的清理,防止飼料在豬舍內發生霉變。母豬產前1個月可以開始添加營養劑,調整母豬內環境,清除毒素,補充母豬所需特殊營養,提高母豬抵抗力,利于母豬分娩。
3、分娩管理
夏季產房采取水簾風機,冷風機等有效降溫設施將產房溫度控制在28 ℃以內,是縮短母豬產程,減少死胎,控制炎癥的根本措施。母豬難產時,要施行科學有效的助產方案,而不僅僅是“掏豬”。
現場助產方案主要為:
1)踩壓母豬腹部:母豬分娩過程中,踩其腹部可以輔助母豬努責,對產力不足的母豬通過踩其腹部或胎兒隆起處,大部分進入產道的胎兒都能有效娩出。
2)變化胎位:產程中把母豬趕起來,通過母豬活動起到調整胎位的目的。
3)母豬輸液:分娩開始1 h 左右母豬體力降低,努責和陣縮減弱,就要進行輸液補充能量,讓母豬分娩不痛不累。
4)產道掏豬:掏豬對母豬產道損傷最大,應盡量避免使用,當用輸精管試探產道內有仔豬,而母豬無法娩出,才考慮用手助產,絕對不能將手深入子宮內掏豬。產房飼養員隨時應該剪短磨光指甲,助產前肥皂洗凈雙手,消毒液浸泡手臂后,涂上凡士林等潤滑劑。將手握成錐形,手心向下,緩慢伸入產道,摸到仔豬后隨母豬陣縮將仔豬順勢拉出,防止損傷產道。掏出一頭仔豬后,如果轉為正常分娩,則不再繼續助產。
分娩后保持產床衛生,糞便及時鏟除,并用消毒液拖擦干凈;不能大量濫用抗生素或隨意清宮,否則將破壞母豬產道內環境,造成機體紊亂,甚至因操作不當直接損傷母豬嬌嫩的產道。
4、繁殖障礙疾病控制
母豬因弓形體、乙腦、布氏桿菌、細小病毒、偽狂犬病、豬藍耳病等感染出現流產,或全窩分娩死胎(木乃伊)時,母豬容易發生子宮炎癥。因此務必做好這些疫病的防疫控制。母豬流產后,應加強母豬護理,按照分娩后程序操作,分娩全窩木乃伊的應當作淘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