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一、保育仔豬(保育豬又稱斷奶仔豬一般指斷奶到25kg體重階段)的消化生理特點:
1.代謝機能旺盛,相對生長迅速。仔豬物質代謝旺盛,生長快。20日齡仔豬體重為初生時的4.5倍,每千克體增重的蛋白質需要高于成年豬。仔豬60日齡體重為初生重的15.7倍,鈣、磷代謝也旺盛,每千克增重所需7一9g鈣,4一5g磷。因此,仔豬單位體增重所需養分高,且對日糧營養物質的要求也高。
2.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斷奶仔豬消化道的重量和容積較小,且發育不完全。初生時胃的重量約4一8g,僅為成年豬的1%左右;直到約50kg體重時才接近成年豬的重量。
3.消化酶系發育不健全,消化酶分泌不足。新生仔豬主要分泌胰脂肪酶、乳糖酶和幾種蛋白酶用于母乳的消化,0―25日齡乳糖酶的活性很高,但麥芽糖酶和蔗糖酶分泌量較少,21日齡前淀粉酶分泌量也不足,且3周齡仔豬的其它酶含量通常少于成熟酶體系含量的50%,從而導致早期斷奶仔豬對植物性蛋白和淀粉的消化率較低。
4.胃酸分泌不足,微生物菌群不平衡。導致仔豬對蛋白質的消化障礙,從而使仔豬腹瀉。仔豬胃腸道內微生物區系隨年齡增長有一定變化,菌群趨于平衡;而斷奶仔豬階段,正是腸道微生物區系中菌群種類和數量易變化的階段,此時,微生物區系很脆弱,易發生微生物區系的平衡失調。
5.體溫調節能力差。由于仔豬被毛稀疏,皮下脂肪很少,隔熱能力差,再加上大腦皮層發育不健全,對各系統機能的協調能力差,導致仔豬體溫調節機制不健全,易受冷、熱應激,尤其是冷應激對仔豬影響更嚴重。
二、保育仔豬腹瀉防控建議
根據保育仔豬的消化生理特點在管理上我們應從如下幾方面做好保育仔豬腹瀉防控。
1.代謝機能旺盛。單體增重所需蛋白要求高,所以要給與適口性好、易于消化、營養豐富的優質飼料。乳豬料一定要好,一是吃的少,投入產出比高。二仔豬早期斷奶失敗損失大。那么什么叫好料呢?好的乳豬料具有如下特點;a原料品質新鮮、b營養全面、c適口性好、d易于消化(使用標準原料;如豆粕、玉米、魚粉、膨化大豆、乳清粉、植物油---乳豬料中植物油優于動物油脂、血漿蛋白、蔗糖等)e 體積小粗纖維適量、f要經過預處理熟化、膨化、蒸汽處理g添加益生素、酶制劑。
2.消化系統發育不成熟。保育仔豬消化道的重量和容積較小,要少喂勤添,每次給料要少,剩料及時清理喂母豬或其它豬,以減少浪費。
3.消化酶系發育不健全。斷奶時料中應補充足夠的仔豬專用復合酶。消化酶不足會引起廣泛的消化不良,如腹瀉、厭食等癥狀,影響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造成低蛋白血癥、脂肪性腹瀉、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內分泌紊亂等。常用的消化酶有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在動物養殖中的作用:清除體內,特別是腸道內致病因子,優化腸道環境,提高食欲,增加采食量,替代抗生素和益生素。保護免疫系統,增強肝臟功能,降低動物體內藥物殘留,提高畜產品品質。)、淀粉酶(主要有胰腺分泌或唾液腺分泌用于淀粉的消化淀粉、酸性蛋白酶---對促進幼齡動物的消化吸收有著重要作用,可提高飼料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率,尤其是對蛋白質的效果更加明顯,在飼料中添加外源性蛋白酶,可有效解決內源酶不足問題,提高仔豬對飼料營養的消化吸收能力。近年來推出的丁酸鈉在保育豬生產上應用對腹瀉的控制效果也不錯。
4.胃酸分泌不足,斷奶后由于飼料中乳糖含量的大大降低,導致乳酸產量下降,使胃內總酸度較低。利于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有害菌大量繁殖,造成保育仔豬腹瀉。使用酸化劑、微生態制劑,補充乳酸菌和有益菌??捎行Ы档捅S胸i腹瀉發病率。
5.控制舍溫。斷奶時舍溫控制在24-26 ℃左右,出現腹瀉時提高舍溫1-2 ℃,有利于盡快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