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與母豬年生產力相比,母豬斷奶力突出了母豬利用年限內的總胎數和斷奶仔豬的質量即斷奶重,它更能說明母豬的生產能力和利用價值,也更能體現一個豬場的管理水平。下面為您介紹提高母豬斷奶力措施之增加窩產健仔數。
增加母豬窩產健仔數的措施
增加窩產健仔數是增加斷奶頭數的基礎。這個指標受來自種公豬和種母豬兩方面的影響。
1、選擇高產優良母豬
選擇產仔數多、泌乳力高、易配種的母豬配套系。母豬要挑選體型好的個體,如:后驅寬大豐滿,外生殖器發育正常,陰戶充盈,外陰大小適中;乳房結實,結構合理,有效乳頭數7對以上,排列整齊;背膘適中;第一次發情期年齡早,初生重和斷奶窩重都相對較大,并來自大窩的個體,所以購買后備種豬一定要到測定及時、記錄完善的種豬場。如果是商品豬場,可以充分利用母本的雜種優勢。
一般F1母豬比純種母豬可以提高產仔率10%~20%,即每窩多產仔豬1~2頭。如果F1雜種母豬,再配上第三個品種公豬,還可以在F1的基礎上,產仔數再提高5%~10%。雜種仔豬抗逆性強,生長發育快,飼料報酬高,所以商品豬場都可以利用雜種優勢,提高母豬年產斷奶仔豬數。
2、選擇品質優良的精液
公豬的精液品質受遺傳和環境兩方面的影響。首先應選用多產的公豬。要選留或購買一頭新公豬,除了注意其生長及產肉性能的表型外,還要注意其繁殖性能的表型,如睪丸大小與高低,乳頭的排列、數量和形狀,包皮的發育等;更重要的是要選擇其生產性能,包括父母代性能和本身性能。所以,購買種公豬應到測定全面、記錄完善的種豬場,完整的系譜及各項測定資料有助于提高選擇的準確性。
影響種公豬精液品質的環境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公豬的使用或采精頻率、公豬舍的環境溫度、公豬的營養以及采精、精液處理、運輸和保存技術等。在實際生產中,公豬的配種或采精頻率往往發生過頻或過疏的現象。事實上,使用過頻,會嚴重影響公豬精子的數量和性欲;過疏也不好,因間隔時間延長,堆積在附睪里老化的精子數增加,從而每次采精的有效精子比例下降。因此要結合公豬的年齡、營養和運動情況確定合理的使用頻率。
3、人工輸精操作時給予母豬適當的性刺激
很多豬場在人工輸精時沒有給母豬適當的刺激,雖然母豬也會受孕,但最終的產仔成績卻不如有刺激的豬場。人工輸精前給予適當的性刺激能促進母豬催產素的分泌,加快母豬子宮收縮,加速精液的吸入,還能減少精液的倒流。
性刺激分兩種,即公豬刺激和人員刺激。公豬刺激可以在輸精前讓母豬與成年公豬接觸,也可在輸精時直接在母豬前面安置一頭成年公豬。人員刺激主要是對母豬的敏感部位進行適當刺激,如配種員坐在母豬背上;用拳頭或膝蓋按壓母豬兩腹側部;向上提母豬腹股溝褶皺部;用拳頭按壓母豬陰戶下面;用膝蓋按壓按摩母豬的臀部等。據報道,在人工授精時,若配種員將手放在母豬背部或給予某種推力刺激可使初生仔豬數提高6%。據丹麥報道(曲向陽譯),在執行輸精操作時,用公豬進行刺激的同時,配種員積極地采取上述動作加強對母豬的刺激,則窩產仔數會提高0.5~1頭。
4、改善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大量研究證實,可以通過營養調控措施提高母豬窩產仔數和初生仔豬的健康程度。
首先要讓妊娠母豬保持理想的體況。妊娠母豬的體況與仔豬初生重、仔豬整齊度及產仔數密切相關。高生產性能的母豬往往面臨極大的代謝壓力,在能量攝入不足和母體組織動員能力受限的情況下,母豬很難給胎兒提供足夠的營養來支持其生長和促進自身乳腺實質組織的發育。因此,雖然傳統的“防止妊娠期過肥”的飼養理念有一定道理,但前提是要保證妊娠期母豬有一定量的營養物質來支持胎兒的生長。
同時還需要增加日糧中抗氧化成分來應對妊娠晚期的DNA損傷。妊娠母豬必須在達到理想的體況之后并保持其背膘恒定,才能達到較高的產仔性能。據報道,在妊娠期母豬飼糧中添加L-精氨酸、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有機微量元素等,可以提高母豬的產仔性能。
管理上要避免妊娠母豬受應激。在妊娠最初的3~4周內,胚胎很容易死亡并隨即被子宮壁吸收。如果殘留的胚胎數不超過5個,妊娠就會終止,母豬會重新發情,管理上應盡量避免妊娠期的各種應激。目前,許多豬場妊娠母豬采用單體欄飼養,母豬為爭奪飼槽進行打斗而導致胚胎死亡的情況不會出現,但不能忽視因飼養員對妊娠母豬行為粗暴而導致的流產、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