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在我們的養豬生產中,仔豬出生后被母豬踩傷壓死的現象時有發生。母豬身體肥大,年老耳聾、身體虛弱、行動不便、母性差和初生無護仔經驗時極易踩傷或壓死仔豬,尤其是出生1-5天行動還不靈活的仔豬。跟大家探討一下如何避免仔豬被母豬踩傷和壓死。
1、溫度適宜
仔豬剛一出生難適應較涼的周圍環境,會湊在母豬的腹部取暖,易造成受壓死亡。高溫季節母豬頻繁翻身也易壓死仔豬。
要為仔豬創造舒適的小環境。產房的適宜溫度為18-22℃。夏天產房應通風、降溫、防暑。降低熱應激。冬天保溫,為仔豬設置保溫箱,箱長90cm,寬65cm,高85cm,留一個寬20cm、高28cm的仔豬出入口。上方掛250W紅外線燈泡加熱保溫,保溫箱上面加蓋麻袋或其他保溫材料,保持適宜溫度。為仔豬提供溫暖、干燥的補飼區。
2、及時剪牙
仔豬沒有及時剪牙,由于固定不好乳頭或產仔過多,發生爭奪、咬傷母豬乳頭引起母豬疼痛,造成母豬起臥不安容易壓死仔豬。
仔豬出生后就有成對的上下門齒和犬齒(俗稱獠牙)共8枚,這些牙齒對仔豬哺乳沒有不良影響.但在哺乳時由于爭搶乳頭而咬痛世豬。致使母豬疼痛不安或拒乳而造成踩壓仔豬。所以在仔豬出生后打耳號的同時要剪牙。注意斷面要剪平整。
3、固定乳頭
在仔豬出生后第一次哺乳時進行人工輔助喂奶,固定乳頭,防止因仔豬爭壓乳頭互相撕咬引起母豬煩燥起臥不安而踩、傷死仔豬。
4、環境安靜
環境嘈雜導致母豬脾氣暴躁,引起母豬驚跑。母豬產仔時,要防止異常聲響,以免母豬因驚嚇而精神緊張,突然站起而踩、壓死仔豬。
5、定時吮乳
在母豬產后一周內,應采用護仔筐、護仔箱或另置暖窩將母、仔豬隔開,每隔2-3小時讓仔豬吮乳一次。吃奶時先讓母豬臥下,再把仔豬放入,吮乳后及時把仔豬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