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相信很多養殖戶都遇到過豬發燒發熱的情況,而引起豬發燒的因素也有很多,所以我們需要根據發病癥狀、豬的體溫等來判斷病情,才能確診。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說說,豬感染這幾種疾病時的臨床癥狀及治療方法。
一. 豬肺疫
豬體溫升高至40~42°C,食欲廢絕,咽喉部紅腫、發熱、堅硬、呼吸困難。腹部、耳根和四肢內側皮膚出現紅斑,口鼻流出黏液,有時混有血液。
防治:
1. 加強飼養管理,搞好豬舍衛生,增強豬體抵抗力。定期進行疫苗接種。
2. 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青霉素1萬IU,每日2-3次,連用3天;每千克體重肌肉注射鏈霉素1萬IU,每日1-2次,連用3天。
本病還要注意與仔豬副傷寒、豬丹毒、豬氣喘病相區別。
二. 豬瘟
豬體溫升至41°C左右,個別的高達42°C以上,稽留不退。食欲下降或廢絕,初期糞便干硬呈球形,帶有黏液或血液,隨后出現腹瀉,糞便呈黃色或黃綠色,伴隨著惡臭。發熱的同時出現結膜炎,初期眼部有多量黏液,后期出現膿性分泌物。皮膚出現出血點或出血斑,指壓不褪色,耳根、四肢、腹部等部位最為常見。
防治:
1. 做好豬舍及周圍的衛生管理,定期進行消毒。堅持自繁自養,防止引入病豬。
2. 制定適宜的免疫程序,可用豬瘟兔化弱毒疫苗進行接種。種豬每年春、秋兩季各接種1次。仔豬在20日齡進行首次免疫,60日齡進行第二次。
3. 本病無特效藥物治療,主要靠預防,發病早期可使用免疫血清進行治療。
三. 豬弓形蟲
初期豬體溫升高到40.5~42°C,呈稽留熱,豬只精神不振,食欲逐漸減退至廢絕。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有的病豬出現咳嗽、嘔吐癥狀。腹股溝淋巴結明顯腫大,耳翼、鼻盤、四肢下部及腹下出現紫紅色斑點狀出血或淤血。母豬容易發生流產或死胎。
防治:
1. 禁止豬場養貓,防止飼料被貓糞污染;采取滅鼠措施。
2. 患病豬的豬舍用3%氫氧化鈉溶液,或20%石灰乳溶液進行消毒。
3. 每千克體重靜脈注射50mg高熱弓附康(磺胺間甲氧嘧啶鈉注射液),每日1~2次,連用2~3天。發病初期能有效的抑制豬弓形蟲體進入組織中。
以上三種豬病發病時都伴隨著體溫升高,但是我們不能一股腦的按照給豬退熱的方法進行治療,要仔細觀察豬只發病的癥狀,正確判斷病情,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