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隨著蛋雞養殖規?;?、集約化、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和蛋雞存欄數總量的增加,蛋雞養殖的利潤率也明顯降低,為此建議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養好產蛋雞。
一、搞好飼養管理
1.開產期飼養管理。
(1)免疫接種。目前,用相應的疫苗進行人工主動免疫已是預防和控制雞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在雞群產蛋率達到5%時,肌注相應的油乳劑滅活疫苗(免疫期為6個月),不僅可以達到6個月內的防病目的,還能有效避免免疫對高產雞產蛋率的不良影響。
(2)光照調整。為了能夠滿足高產蛋雞的光照需求,建議在其開產期調整光照。一般從產蛋率10%時開始勻速增光,用2~3周的時間將光照增加至16小時,光照強度為10~15照度。增光過早、過快或光照太強均可能引起機體較強的應激反應。
(3)飼料更換。為了滿足高產蛋雞的營養需求,需為蛋雞提供能滿足其生理、生產需要的飼料。為了避免或減少換料應激,建議采取“由少到多逐漸更換”的措施,一般需要2周時間。為了降低開產雞群的應激反應程度,可在其飼料中添加維生素A和維生素C。
(4)調整雞群。為了提高雞群的整齊度和高產期產蛋率,在開產期要按體重對雞群進行調整,并且調整后的群體能有效降低發育不良個體搶不到食物的現象,從而促進弱勢群體的生長和發育。
(5)嚴格檢修。損壞的設備不僅影響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還會損壞雞蛋,甚至對雞的生命健康構成威脅。例如,損壞的雞籠可直接對雞蛋或雞體造成損毀或傷害。所以,在開產期需對雞籠及其他設備進行嚴格的檢修,使其保持較好的形狀結構和工作性能。
(6)驅寄生蟲。寄生在雞體內或體外的寄生蟲不僅汲取營養、產生應激,而且能為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供便利的條件。所以,在開產期需對蛋雞進行驅蟲,常用的驅蟲藥有伊維菌素和左旋咪唑。
2.高產期蛋雞飼養管理。
(1)溫度控制。為了充分發揮產蛋雞的產蛋率、蛋料比、免疫力高的遺傳優勢,需科學地控制雞舍內的環境溫度。溫度過高易引起腹瀉性疾病從而使料蛋比升高和蛋品質量降低,溫度過低易發生呼吸道疾病,從而降低產蛋率和蛋品質量。為此,要將雞舍內的環境溫度控制在16~24℃,最好在20℃左右。
(2)濕度控制。蛋雞舍內的最佳濕度為55%~60%,此濕度條件下,雞群的免疫力、產蛋率、蛋料比和蛋品質量均能達到最高水平。為此,需在適當的時間進行通風換氣和帶雞噴霧消毒,以進行濕度的調整。(3)科學光照??茖W合理的光照時間和強度不僅能使雞群保持較高的免疫力和采食量,而且能有效提高雞群的產蛋率和蛋品質量。光照太強或時間太長極易引起啄癖現象的發生。一般將雞舍內的光照強度控制在15照度左右、光照時間控制在16小時。
(4)定時揀蛋。正常情況下,產蛋雞每天的產蛋時間集中在9~12點,只有10%~20%的雞蛋在下午產出。為此,需在中午12點后第一次揀蛋,下午4點后第二次揀蛋。及時揀蛋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啄蛋率和碰蛋率,而且通過條件反射還有利于雞體內雞蛋的形成和產出。
(5)飼料營養。為了滿足產蛋雞的營養需要,從開產前2周開始調整蛋雞飼料中蛋白質和鈣、磷的含量。產蛋率為70%時,每只雞的供給量為2.6克,產蛋率每增加10%,鈣日供給量增加0.1克。鈣、磷比為(5~6)∶1。飼料蛋白質從開產前的14%~16%逐漸調整到16%~18%。3.其他。帶雞消毒。帶雞消毒時,在正確選擇、稀釋消毒藥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消毒技術規范的要求操作,以達到高效消毒、應激性小、副作用小的目的。搞好環境衛生。每周建議清洗、消毒2次以上,清除的糞便、污物需及時進行相應的無害化處理。飼料存放。飼料按一定的順序存放在通風良好、空氣干燥、清潔衛生的專用飼料倉庫內,倉庫要能通風換氣、防潮防水。防鳥獸鼠。在蛋雞的飼養中需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鳥、獸、鼠等動物進入雞舍或飼料倉庫。
二、疫病預防
1.呼吸道病的預防。
(1)呼吸道病的概述。蛋雞呼吸道病是一類發生于陰冷環境中,以咳嗽、噴嚏、呼嚕、咳痰、咯血等中的一種或多種癥狀為主要特征的傳染病的總稱,主要包括雞支原體、雞傳染性喉氣管炎、雞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鼻炎。
(2)呼吸道病的影響因素。環境溫度過低時,蛋雞因呼吸道黏膜受到損傷而易被傳支、傳喉、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致病,故雞舍增溫保暖的影響因素和環境衛生、雞體狀態等都可使蛋雞發生呼吸道性疫病。
(3)雞呼吸道病的預防。在按時通風和清掃、消毒保持雞舍內空氣新鮮和設施設備、器具場地的清潔衛生的基礎上,通過適當增熱和加厚墻壁、補填氣孔等保暖措施增加雞群的舒適度,再通過改善營養、免疫接種、及時防治等措施降低雞群呼吸道病和其他相關疫病的易感性。
2.蛋雞腹瀉病的預防。
(1)蛋雞腹瀉病的概述。蛋雞腹瀉病主要包括大腸桿菌病、沙門氏菌病、禽霍亂以及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寄生蟲病等具有腹瀉癥狀的疫病。
(2)蛋雞腹瀉病的影響因素。蛋雞腹瀉病主要受病原微生物、應激、品種、飲水量等因素的影響,感染某些疫病、飼料更換、開產應激、夏季飲水量超標等均可使蛋雞發生腹瀉性疾病。
(3)蛋雞腹瀉病的預防。根據蛋雞腹瀉病的影響因素,通過加強管理、科學換料、合理控溫、搞好衛生、藥物預防以及相關疫病的免疫接種等綜合措施,可有效控制蛋雞腹瀉病的發生。
3.蛋雞寄生蟲病的預防。
(1)蛋雞寄生蟲病的概述。蛋雞寄生蟲病主要包括組織滴蟲病、雞卡氏住白細胞原蟲病、球蟲病、腸道線蟲和體外寄生蟲病。不同病原體的致病癥狀、危害程度不一定相同。
(2)蛋雞寄生蟲病的影響因素。蛋雞寄生蟲病主要受環境、器具、飼料、飲水等的衛生以及無害化處理情況和吸血昆蟲等的影響。
(3)蛋雞寄生蟲病的預防。蛋雞寄生蟲病要在搞好清掃、消毒和無害化處理(保證飼料、飲水、場地、器具等的清潔衛生)的基礎上,通過防護、殺滅、隔離等措施消滅血吸蟲,必要時可通過藥物預防和有針對性的免疫接種進行蛋雞寄生蟲病的預防。
三、做好帶雞噴霧消毒工作
1.確定消毒時間。
飼養期間,建議每周進行帶雞噴霧消毒2次以上(間隔1~2天),具體時間要選在13:00~15:00,并且帶雞噴霧消毒時要避開免疫應答期。
2.做好清潔衛生。
在帶雞噴霧消毒前,需先對消毒部位和器具進行清掃或清洗,以防附在其上的物質阻擋消毒藥和病原微生物的接觸。
3.購買消毒藥。
(1)為防止消毒藥對雞體和器具的不良影響,所購消毒藥不能有刺激性氣味,對金屬器具不能有腐蝕性。
(2)購買的消毒藥需具備有效的批準文號,且在有效保質期內。出現沉淀、渾濁、產氣或破口等異常的消毒藥不要購買。
(3)為防止病原微生物對某種消毒藥產生耐受性,購買消毒藥時,需選有效成分不同的2種以上消毒藥交替使用。
4.稀釋消毒藥。
為達到預期的消毒目的和防止因藥物濃度太大對雞體和器具的不良反應,稀釋消毒藥時要嚴格按其說明書規定進行稀釋。
5.規范操作。
(1)為防止消毒后因蒸發制冷對雞舍內溫度的不良影響,消毒前建議通過增溫和保暖將雞舍內的溫度提升2~3℃。
(2)為降低消毒液的蒸發時間和延長消毒藥的有效作用時間,帶雞噴霧消毒時需關閉門窗、停止通風2小時以上。
(3)為達到預期的消毒目的和減小應激,消毒時工作人員要“從里向外、從上到下”、“距雞30厘米、噴口向上”勻速噴霧。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
1.為減少抗生素對雞體和人類的不良影響,使用抗生素治療蛋雞疾病時,要堅持“少用、休藥”的原則,做到“沒有臨床癥狀”或“休藥期內”不使用抗生素。
2.為提高藥物的防治效果,要對癥使用優質抗生素,并嚴格按照其說明書規定的用量、療程、途徑使用,必要時可以科學地配伍、聯合使用抗生素。
五、提高蛋雞的免疫效果
影響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主要有疫苗血清型、疫苗質量、母源抗體、雞體狀態、免疫程序等。為提高蛋雞的免疫效果,建議做到以下兩點。
1.根據本地區或本場雞病的流行情況,選擇相應疫病的血清型、用量的優質疫苗對蛋雞進行免疫。為保證疫苗的免疫效果,在保存、運輸和稀釋、接種過程中,要嚴格遵循相應的規定和規范。
2.在對蛋雞免疫接種前,需對機體狀態和抗體情況進行相應的檢查、檢測,處在病態、應激狀態或母源抗體較高的雞群可推遲擇機免疫。接種時途徑需科學、用量需準確,并避開干擾期,防止免疫失敗。
六、掌握基本的雞病診斷技術
1.根據蛋雞的呼吸、產蛋等行為以及羽毛、糞便、冠髯、眼部、雞爪、皮膚、雞蛋等狀態,初步確定病雞的患病種類,為用藥治療提供依據,或為進一步檢查打下基礎。
2.通過解剖,對病雞或病死雞的肌肉、胸腹腔、肝、脾、腎臟、卵巢、輸卵管、呼吸道、消化道等進行檢查,進一步確定患病種類和程度。
3.一般情況下,通過臨床檢查和剖檢診斷即可確定相應的預防或治療方案,必要時可通過實驗室檢查進行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