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近期從各地的新聞報道中可以知道,南方洪澇災害導致很多生豬養殖戶都遭遇了豬場被淹沒的困境。不僅養殖戶的利益受損,市場上生豬出欄量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生豬什么時候出欄最適合?
肥豬出欄最佳體重一般是90-110kg,然后根據品種的特點,豬價變化的規律,市場需求的變化等各方面的因素,適當地調整。確定適期出欄,獲取最大的經濟效益,不只是一個畜牧技術問題,更是一個經營管理問題。
那要怎么樣做才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今天小編列出以下幾點供大家參考。
第一個方面是掌握豬育肥的生長規律:
豬的兩個骨架生長期,一個是30-60斤這個時期,另一個是在110-150斤這個階段內,這兩個時段是豬長骨頭拉升骨架的黃金期,更大的骨架是為下階段更好長肉打基礎。育肥豬在180斤后,日增重速度明顯放慢,且以脂肪沉積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肥肉增多,不好銷售,不足180斤出欄雖飼料利用率高,但因體重小出肉率低,豬販也不愿意收購,所以瘦肉型品種豬的三元雜交豬一般在220-240斤左右出欄比較合適。
第二個方面是適應季節的變化:
主要考慮兩點,一是酷暑嚴寒在即,豬場防暑降溫條件又不是太好,有可能影響豬的生長,逆境到來之前適當提前出欄是明智的選擇。目前生豬行情走勢以震蕩調整為主,豬價漲跌兩難。而且根據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一周我國將迎來范圍最大、強度最強的高溫天氣,所以豬肉需求將會更加清淡,飼養管理難度增加,疫情風險也加大,可以說未來幾天對養殖戶的考驗不小。
第三個是找準當地市場的需求點:
全國各地市場對肥豬出欄體重都有不同的要求,這是因為要迎合當地的消費群體的要求,根據各地的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和消費習慣的差異產生的。發達地區消費群體要求瘦肉高,欠發達地區、民工集中地區要求肥瘦適宜。
第四個是準備了解市場生豬價錢的走勢:
社會存欄量又不充足,豬價回升在即,可以適當推遲出欄。反之即要提前或者適時出欄。2017年7月份,市場出欄量也很難明顯增加,一是去年冬季疫情導致仔豬成活率較低,二是高溫也不利于豬只的生長增重。供需博弈之下,豬價漲跌兩難。但是業內認為,雖然豬價有漲破7元的趨勢,但是整體漲幅較為有限,養殖戶需理性預期,千萬不要過度壓欄后市,現在天氣因素極易引起疫情,飼養風險很大,建議大豬逢高出欄,優質豬源加強飼養管理擇機而出。
總之,要實時把握市場的行情變化,要有趕市場、趕季節的意識。根據實際情況,算好經濟賬,當養就養,當賣就賣,當機立斷。以上分享的幾點,希望在豬場老板考慮是否出欄搖擺不定時,可以給以一定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