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養豬戶要想培養出一頭性能優良的后備母豬,要花費許多飼養成本和精力。有許多養豬朋友告訴我,頭胎母豬高淘汰率太高讓他們很頭疼,淘汰掉又心疼、可惜,繼續飼養又不能夠創造任何經濟價值還要增加飼養成本,左右為難。
通常豬場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就是后備母豬在初次配種時容易受胎,當在斷奶后進入第二胎配種的時候出現正常發情率低下,經過治療后也沒有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母豬淘汰率高達30-40%
有的養豬戶告訴我,他們的豬場比這更高,給豬場生產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解決這一難題,我和多名獸醫溝通,總結出對頭胎母豬淘汰率偏高發生的原因進行,給你分析采取什么措施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
一、原因分析
1、青年母豬在配種后根據飼養要求不要采用高營養飼料,還要采取限量飼喂,預防胚胎的死亡率升高。在中后期30-105天不要攝入高能量飼料。這樣可以防止母豬在哺乳期因采食量下降產生負效應。
2、當初產母豬的采食量不高時,自身又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初產母豬所需營養不能滿足會導致母豬在產后消瘦,失重過大。.
3、有一些初產母豬的產仔數多,而且泌乳的性能又好,當母豬為了滿足泌乳的需要,就會動用母豬體自身的脂肪、體蛋白,導致自身蛋白流失過多。
4、在母豬繁殖全期增重20千克。其中胎兒11千克、胎水1.5千克、胎衣2.5千克、乳房組織2千克、子宮3.5千克(大約數值,僅供參考),妊娠期需要能量較大,為了保胎,不能投料過量,不然會造成營養不良。
二、解決辦法
1、選購或選留優良的后備母豬,后備母豬一定要達到標準體況和配種月齡、體重再進行配種。同時做好后備母豬初次的發情記錄。
正常配種時間不能過早或過遲,最好的配種時間是等到第二次或第三次發情時再配種。
2、初產母豬帶仔數不要太多,不要超過母豬自身乳頭數。
3、母豬的哺乳期不要太長,早點斷奶最好,21天最好。
4、母豬哺乳期喂一些含較高營養的飼料。如在母豬料中長期添加哺乳型全安這樣可以從源頭改善飼料的品質,調理母豬腸道菌群、促進吸收、提供生殖營養、腸道營養、免疫營養。
5、斷奶后要提供適當的運動、喂青飼料,增加采食量幫助促進恢復體況。
三、注意事項
1、造成初產母豬因為不發情從而淘汰,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達不到自身發育生長和母豬繁殖營養需要。
2、種母豬存在一種生理需要,要求體肉蛋白質含量至少達到35千克。當達到這個標準,繁殖效率定會有所提升。
當發現青年母豬在初產后出現配種困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蛋白質含量偏低,只有16-20千克(大約),大約要到第3-4胎時,體內含有的蛋白質含量才會達到35千克指標。
3、如果母豬在哺乳期日料量不足,母豬就會調用自身的體內積存營養,給產奶用,開始會動用脂肪,接下來調用自身體蛋白。
如果母豬在泌乳期的體蛋白損失量大于分娩時體蛋白含量的10%,就會導致母豬斷奶后再發情的間隔時間延長,仔豬窩增重減少。沒有蛋白質會使哺乳母豬的掉膘,斷奶后繁殖性能下降。
4、母豬在妊娠期要采取低能量飼養。哺乳期采取高營養能量的飼養方式。
5、母豬產后要盡快把日飼喂量、營養提升到最高峰。最好能在7-10天提到最高采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