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仔豬死亡的原因
(一)擠壓擠壓占所有斷奶前死亡的28%-46%。雖然這個數字不能反映死亡的原因,它卻告訴我們許多仔豬不能從母豬身下及時逃走。
下面的做法可以幫助降低因擠壓致死仔豬的數量:
1.保持仔豬的環境溫暖、干燥,幫助它們生后盡快吃上奶。這可使仔豬更強壯,使它們有能力避免被母豬壓死。
2.照顧分娩母豬,如果個別母豬在分娩時煩躁不安,要把所有仔豬圈在有加熱燈的育仔室或育仔箱內,直到分娩結束。擠壓造成的損失大部分發生在分娩過程中和出生后的第一天。
3.分娩時記錄每頭母豬的表現,這可提醒你在下次分娩時注意這頭母豬潛在的問題。
(二)饑餓 在產圈中因饑餓死亡的損失占所有斷奶前死亡數的21%。
(三)仔豬虛弱弱仔豬是出生時處于昏睡狀的仔豬。這可能是分娩持續時間較長、能量儲備較低或遺傳原因導致的結果。這些仔豬通常吃不上初乳,因此容易饑餓而被母豬壓死。應將那些仔豬放在單獨的乳頭下面以利于吃奶。
斷奶前仔豬死亡率可為10%-25%,甚至更高。這取決于豬群的遺傳、母豬營養、生產者的管理能力。導致斷奶前仔豬死亡的原因有很多,許多生產管理技術可以降低死亡。
對初生仔豬,最危險的時期是在生后的頭三天。調查數據顯示約有60%(甚至高達80%)的斷奶前死亡發生在這關鍵的三天里。如果在生后前幾個小時對仔豬進行適當的護理,我們就能救活許多后來可能會死亡的仔豬。
受寒冷的、挨餓的或出生時虛弱的仔豬比健康仔豬更容易被母豬壓死。許多生產者發現豬被壓死,就把它作為壓死豬記錄。而實際上,真正的原因是仔豬虛弱、受凍或是因饑餓而死。要準確記錄導致圈舍中每頭仔豬死亡的原因。采取適當的措施降低斷奶前仔豬因特殊原因而導致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