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幾乎每個豬場都在養育肥豬,但是你的豬場育肥豬養的是否有別人的好呢?現在國外商品豬已經涌入中國,人家進口價才7元,咱們國內現在養豬成本普遍在六元到七元之間。你怎么跟別人競爭?只有提高自己技術水平,降低飼養成本,才能在以后的養豬行業中不被淘汰。下面我們一起看看育肥豬的管理技術要點吧。
(1)合理組群
肥育豬入舍后,按豬的品種、體重大小、體質強弱等相近的原則組群,每群10一20頭為宜。組群后要保持穩定,避免互相干擾、爭斗。
根據群眾經驗,分群時應掌握以下原則:①實行三段分群法,即在豬的斷奶、小架子和中架子.只個不同的發育階段,把體型、體重、性格、吃食快慢等方面相近似的豬挑出來合群飼養。②同一群豬的體重相差不能太大。③對于群內個別性情暴躁或過于瘦弱的豬,應當挑出來另行飼養。④每次分群后,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還會發生體重不均勻的現象,應及時調整轉群。⑤進行并群時,為了避免豬只打架、咬架,應當采取留弱不留強、拆多不拆少、夜并晝不并的方法。就是說,應當把頭數少而強的豬并人頭數多而弱的豬群內,或把豬少的群留在原圈,把豬多的群并入小群。并群最好在夜間進行。每豬群的數量和飼養密度,應根據豬舍設備、機械化程度、豬群狀況等方面的情況來確定。
(2)細心調教
肥育豬組群后要及時進行調教,逐漸養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覺屯進食和飲水的習慣。
(3)合理的溫度、濕度、光照和通風
①溫度和濕度:豬舍的溫度和濕度是保證豬正常生長的重要條件。豬舍溫度過高或過低對豬的生長都不利,肥育豬適宜的豬舍溫度是隨豬的體重而變化的,舍內相對濕度一般在65%一75%。濕度過大,會給各種微生物創造生活與繁殖條件,對墊料內正常菌群的繁殖有影響;舍溫低、濕度大,又會使豬感到寒冷,影響生長。
②光照:一定的光照強度有利于提高豬的日增重,但光照過強可使日增重降低胴體較瘦;光照過弱能增加脂肪沉積,炯體較肥,必須注意控制。
③通風換氣:發酵床高密度飼養的肉豬一年四季都須通風換氣,但是在各季必須解決好通風換氣與保溫的矛盾,不能只注意保溫而忽視通風換氣,這樣會造成舍內空氣衛生狀況惡化,減少肉豬增重和增加飼料消耗。
④防寒防暑:肥育豬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5一23℃,氣溫過高時,采食量顯著下降,增重速度降低甚至減重;氣溫過低,雖然采食量增加,但用于維持消耗能量增多,同樣降低增重速度或導致減重。因此,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暖,可采用節能保溫豬舍,并配合高密度、厚墊草、窩滿圈等技術;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溫,可采取噴霧涼水、通風、遮陽等方法,并供給充足的清涼飲水。
(4)供應充足清潔的飲水
夏季要供給相當于飼料重量5倍的水;冬季要供給2一3倍的水。飲水的設備以自動飲水器最佳。在無自來水條件下可在圈內的一側單獨設置飲水槽,經常保持充足而清潔的飲水。讓豬自由飲水。
(5)去勢、驅蟲及預防注射
①去勢:目前,在集約化養豬生產中多數母豬不需去勢,公豬采用.早期去勢,這是有利于肉豬生產的措施。
②驅除蚊蠅和寄生蟲:肉豬的寄生蟲主要有蛔蟲、疥蜻和虱子等體內外寄生蟲,通常在90日齡時進行第1次驅蟲,必要時在135日齡左右時再進行第2次驅蟲。夏秋季節,可于豬舍門窗上安裝紗網,防止蚊蠅等飛蟲進入。
③預防注射:必須制訂科學的免疫預防接種程序,重點做好豬瘟、豬呼吸和繁殖綜合征、豬氣喘病、豬肺疫、仔豬副傷寒、口蹄疫等傳染病的預防接種。
(6)適時出欄
瘦肉型肥育豬適宜出欄時間的確定,一要考慮豬的桐體品質,二要適應消費者要求,三要考慮經濟效益。不管是拋售還是壓欄都要看市場行情,和自己的經濟效益。如果達到出欄標準,覺多喂幾天就能多賣錢,那就多喂幾天。但是在市場行情模糊的情況下,建議達到出欄體重就賣了吧。
以上六點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中間疫病的爆發跟自己的管理水平有直接關系。如果自己豬場管理的好,豬群就少生病;如果不好的話,豬群就容易生病。豬跟人一樣,好的環境比較合適,如果你自己在豬圈里面都待不下去,豬群遲早會有問題的。建議大家多加強管理,從豬的角度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