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炎熱的夏季就要到來了,夏天對于豬來說,更多的是一種煎熬,由于豬的汗腺系統不發達,加上皮下有較厚的脂肪層,因此豬在夏天抵御炎熱環境中的排汗散熱能力較差,易遭受熱應激導致損失。除哺乳仔豬以及保育前期仔豬所需的環境溫度偏高以外,對于生長育肥豬和成年種豬最適宜的環境溫度是15-20℃,濕度60%-80%。對于種豬來講,當環境溫度達到24℃和33℃時,就分別達到了警戒狀態和危險狀態,而在夏季,可以說豬大部分時間處在熱應激和嚴重的熱應激環境之中。然而與豬最適宜的生長溫度相比,在我國北方6-8月、南方4-10月均處于高溫階段,對于豬場是必須要面臨的問題。
豬熱應激的危害
在我國南方5-11月天氣氣溫較高,較熱時白天氣溫可超過35℃,高溫對各個豬群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高溫影響主要表現:
1、種公豬性欲低下、精液品質下降,精子數量減少、活力降低、畸形率高;
2、空懷母豬及后備母豬不發情或發情異常,屢配不孕;
3、妊娠母豬胚胎死亡率高,易發生流產;
4、分娩母豬難產,產程過長,產后子宮流膿,食欲恢復慢;
5、哺乳母豬采食量下降,泌乳量減少,體重損耗嚴重,斷奶后不發情;
6、仔豬斷奶體重輕,成活率低;
7、育成育肥豬采食量低下,增重緩慢等。
這些熱應激危害每年給豬場造成的經濟損失是不可估量。因此,采用合理的降溫設施,可降低豬群的熱應激,從而提高豬群的生產成績,達到提高豬群經濟效益的目的。
緩解豬場豬群熱應激的措施
1、防暑降溫
遮陽棚、樹木、風扇、通風、濕簾、噴水等通風和降溫措施仍然是緩解熱應激的主要措施。
2、加強管理
盡可能在早晚較涼爽的時候飼喂,避免中午時分注射疫苗等;此外還需降低養殖密度,增加充足清潔的飲水;要保持圈舍衛生,及時清掃欄舍內糞便、污物,增加消毒的密度,并做好消滅蚊蠅和鼠害等工作。
3、提高營養水平
豬在遭受熱應激的環境下,采食量下降,反而豬抵抗應激時所需的營養物質和水平比正常生產條件下升高許多,因此需要補充營養物質,提高營養水平,增強抗應激的能力,其中青飼料、維生素,礦物質均具有抗應激的作用。其中補充鋅可以部分緩解急性和慢性熱應激破壞生長豬腸道完整性癥狀;谷氨酰胺可以改善腸道健康和免疫功能,從而部分消除熱應激;許多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A、C和E,也對緩解熱應激具有一定的效果。此外,微生態制劑在熱應激的情況下,也可以緩解豬的熱應激,具有促生長的作用。
4、合理添加抗熱應激藥物
定期選用具有清肺熱、健脾胃、促食欲功能的中草藥進行保健。豐強藍青,由板藍根、大青葉、梔子、石膏、黃芪、山楂、甘草等多種提取物,按照“君臣佐使”原則組成組方,再經提取、濃縮、干燥、制粒等工序精制而成的顆粒制劑,在臨床上具有“先清熱毒泄火氣、再生元氣健腸胃”的功效,能夠全面協調豬在高溫下的生理代謝,改善機體免疫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