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為了加強哺乳母豬夏季的飼養管理,我們可以從飼料、飲水、飼喂程序以及環境控制等幾個方面進行控制。
1、提供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的飼料
應飼喂富含容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質飼料,以降低蛋白質的熱增耗,有利于提高采食量。飼料的能量與氨基酸水平須保持比例平衡。適當提高飼料的能量水平,增加能量攝入,在日糧中添加藿香正氣散,有利于降低熱應激對母豬的影響,防止母豬產前產后厭食不吃。
2、禁止飼喂霉變飼料
夏季雨水多、溫度高、濕度大,飼料容易霉變。母豬采食霉變的飼料后會引起返情率高、流產、產死胎等繁殖問題。及時清理料槽,防止飼料酸敗,影響母豬食欲。自配母豬飼料要選擇優質的原料,禁止霉變原料進場并且要現配現用以保證飼料新鮮。料中添加優質脫霉劑,一般1kg拌料1噸,10分鐘吸附99%以上霉菌毒素,防治霉菌毒素帶來的危害。
3、產房母豬飼喂方式方法
夏季溫度高導致母豬食欲下降,因此要合理安排母豬飼喂時間,增加喂料次數。除了正常飼喂時間外可選擇在早晚涼爽時段適當增加飼喂次數,以提高母豬的采食量。防止母豬采食量不足導致體損失嚴重,延長母豬斷奶至發情間隔,母豬排卵數減少,從而導致下一胎產仔數低等問題。
4、母豬自由采食方案
母豬在分娩后3~5天內應逐漸增加飼喂量,直到食欲恢復正常以后開始自由采食。有條件的豬場建議產床安裝哺乳母豬自動喂料器,自動喂料器一方面可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還可以一次性添加一天的飼喂量(哺乳母豬采食量計算方法:母豬基礎量2kg+0.5kg乘以仔豬頭數),讓母豬完全自由采食,保證采食量最大化,充分滿足母豬的營養需求,以提供給仔豬充足的奶水,提高仔豬成活率和斷奶重。
5、添加高水平發酵纖維
如果分娩前一周持續高飼喂量,會引起母豬便秘導致產程延長、死胎數增多、產后厭食、母豬體能恢復慢,增加感染產后“三聯癥”的機率。在妊娠母豬料中添加高水平發酵纖維,可以增加母豬食欲,從而提高哺乳期間的采食量。
6、適當縮短哺乳期
根據仔豬生長發育狀況和教槽情況,可適當提前3~5天斷奶,防止哺乳母豬體重損失嚴重。
7、保證充足清潔的飲水
夏季母豬飲水量十分重要,給母豬提供充足的飲水,并在水中添加藿香正氣散,可有效緩解母豬的熱應激、提高母豬的采食量和泌乳能力。如果使用乳頭式飲水器,要經常檢查飲水器是否暢通,確保水的流速不低于每分鐘2升;如果是水槽式飲水應保持水槽一直處于裝滿水狀態,以確保母豬飲水充足。
8、產房環境控制
為了讓產房母豬采食量最大化,產房溫度應控制在18~21℃。超過18℃每增加1℃每天每頭母豬飼料攝入將減少100g。哺乳母豬采食量越高、體重損失越少、下個繁殖周期的排卵數將會越多,也就會提供更多的初生活仔數。此外,保持產房涼爽,將會讓仔豬待在保溫區域,從而降低仔豬壓死概率。母豬分娩時,產房的環境溫度應該在21~23℃。產后五天,產房環境溫度可以降到20℃。產房的濕度不能超過80%,如果超過80%將會導致仔豬腹瀉等疾病。
9、母豬產前產后預防保健
哺乳母豬在分娩前和泌乳期間處于高度應激狀態,抵抗力相對較弱,建議從母豬分娩前7天到分娩后7天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抗生素進行預防保健,降低母仔豬感染疾病的風險,提高仔豬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