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摘 要: 初產蛋雞癱瘓綜合癥成為近年來危害蛋雞養殖的嚴重的疾病之一,發病率及蛋雞的死亡淘汰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越來越引起廣大養殖戶及科技工作者的重視。本文根據初產母雞癱瘓猝死癥流行病學情況,并對其病因進行了初步分析,旨在為該病的防治提供幫助。
初產蛋雞由于雞體消耗增加,在營養供應不足、光照時間過長、氣溫較高等不良條件下,極易引發癱瘓癥,輕則影響產蛋率,重則將導致雞只死亡。當前恰逢夏秋之交,溫差明顯,白天溫度仍然較高,如飼養不當,極易引發初產蛋雞癱瘓癥,須認真加以防治。
1 初產蛋雞癱瘓的病因分析
1.1 案例分析
近幾年來,多數養雞場常見部分蛋雞群于初產期發生以腹瀉、兩腿癱瘓、輸卵管陰道部宿蛋為特征的疾病,發病雞群產蛋率上升緩慢,甚至下降,并長期不斷地零星死亡,經濟損失嚴重。為此,筆者針對洛陽地區初產母雞癱瘓猝死癥流行病學情況,在調查的 49 個發病群中,夏季發病 29 起,發病率 59.3%,顯著高于春、秋、冬三季(P<0.05);日齡在 150 ~ 170d 的發病比率為 73.3%,高于其它年齡段(P<0.05);在調查的 203 只發病雞中,0 :00 ~ 6 :00 點間發病127 只,占樣本總數的 62.6%,發病率顯著高于一天中的其它時間段(P<0.05);從 49 起發病雞群中,隨機抽取 7 個來自不同地區的發病雞群統計其發病率,平 均 發 病 率 為 0.6%。 結 合 實 驗 室 診 斷, 確 診 為 大腸桿菌所引起。天氣炎熱季節發病嚴重,且夜間死亡。雞舍溫過高,白天雞的飲水量是正常量的 4 ~ 5倍,腹瀉失水,帶走大量電解質 ;體液增多,導致水腫和因靜脈壓過高而使右心衰竭。但夜間雞無法飲食,水的攝入完全停止,而腹瀉失水未停,腎臟損傷而使尿量不能相應減少,使機體血容量減少,發生脫水,靜脈回流血減少,造成酸中毒和心力衰歇而死亡。
1.2 病因分析
本病主要發生于蛋雞初產期,開始雞群中每日或隔日早晨具有 1 ~ 2 只雞癱瘓或死于籠內,而白天雞群神態、飲食均無異常。隨著產蛋率升高,一段時間內病雞增多,而后又減少,當產蛋率為 60% 左右時發病逐漸停止。由于發病雞均為開產雞,造成產蛋率上升緩慢,若伴有不良應激因素或合并繼發感染可延長病程,同時發病率增高。產蛋率達 40% 左右的雞群發病,因開始病雞出現較多,故有產蛋率暫時下降現象,而產蛋率達 60% 以上的雞群一般僅為個別發病,對產蛋率上升無影響。
剖檢癱瘓、病死雞,雖然可見各器官的充血或出血現象,但主要病變在直腸下段和泄殖腔以及輸卵管陰道部。首先由泄殖腔炎的上行性感染引起輸卵管陰道部發炎,出現粘膜水腫、管腔擴張受限。當蛋行至發炎部位,該處變得收縮無力,致使蛋宿留不下。一方面,宿留蛋壓迫糞道和輸尿管,阻礙了糞尿的排泄,使雞感到嚴重不適而驚恐發出尖聲嚎叫 ;另一方面,宿留蛋壓迫神經造成后肢麻痹,若能及時采取人工助產,病雞癥狀很快緩和,半日后即可恢復正常,否則,蛋宿留部位長時間壓迫和細菌的大量繁殖而致周圍組織壞死。全身癥狀加重,病雞很快死亡。由此可見,初產蛋雞初產期癱瘓是由輸卵管陰道部蛋宿留所致 ;而蛋宿留是由輸卵管陰道部發炎腫脹,引起管腔狹窄、收縮無力所致 ;而陰道部發炎則由泄殖腔炎的上行性感染所導致 ;泄殖腔炎是由大腸桿菌病的癥候群之一造成。
2 初產蛋雞癱瘓的治療措施
用于治療大腸桿菌病的首選藥物(如氟哌酸、氯霉素、慶大霉素、痢特靈等)均能有效地控制本病。但是,本病常常是群體中長期零星發病,如果全群用藥代價太高,且停藥后又很快復發。究其原因,泄殖腔部受糞、尿、蛋三方面的刺激,粘膜炎癥很難恢復。故此,僅采取抗菌消炎難以徹底治愈,而應采用綜合治療措施。
抗菌消炎 :選用腸道不易吸收的抗菌藥物,我們在病程后期采用了美國普強藥廠產的利高霉素進行飲水,藥物劑量前 4 天稍高于治療量,維持量稍高于預防量,保證藥物達泄殖腔部仍具有抗菌消炎作用,治療量每公斤飲水加 2 g,配成 0.2% 藥液。
澀腸止瀉 :用 1% 白礬液飲水,不但對腸道炎癥部位有收斂作用,而且對致病性大腸桿菌亦有抑制作用。
人工助產 :宿留于陰道部的蛋可用手指輕輕撥出,或將蛋戳破撥出蛋殼,助產可使多數雞病情緩解,有利于藥物治療。
近幾年來,該病癥給養雞業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在診斷時,要根據臨床癥狀分析病因結合實驗室診斷,及時采取措施。因一些雞場給雞群常用某些抗菌藥物,致使雞群出現大腸桿菌耐藥菌株,從而對某些藥物的敏感性降低。治療時用藥應盡可能多做藥敏試驗,選擇高敏藥物,做到準確投藥。采用大劑量,短療程,同時采用多品種、多途徑聯合用藥以提高療效。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產蛋雞癱瘓癥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以夏秋季最為嚴重,各種日齡的產蛋雞均可發病,成為現代化蛋雞生產中比較嚴重的疾病之一。各類資料報道將本病列入雜癥或營養代謝病一類。對其臨床癥狀、病理變化都認識很清楚,但對其病因、發病機理認識不清,只是一些分析推測,所以治療效果多不理想。因此成為一種診斷容易、治療困難的臨床常見雞病。為此,應結合實際案例具體情況,分析其病因,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采取的治療措施準確有效,才能避免嚴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