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多地白羽肉雞市場多發此病,20--30日齡前后出現咳嗽,啰音,減料,2-3天后呼吸衰竭導致死亡,特別是籠養肉雞日死亡率高達1--2%不等,解剖多見支氣管栓塞,治療周期長達7--10天,給養殖場帶來較大經濟損失。
一,分析原因如下:
1、日平均氣溫3-4月份高低多變,寒流造成溫差超過15℃--20℃對雞體形成嚴重冷熱應激。
2、雞舍環境濕度低和體內感染大腸桿,繼發多種病毒后體溫上升,出現病毒性肺炎、氣管炎、氣囊炎。
3、忽視體感溫度管理,雞舍溫差管控不到位的雞場發病嚴重。
二,防治方案:
因本病發病急、損失大,應遵循“早發現、早治療,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原則。改善通風管理,提供適合的體感溫度和雞舍濕度。
肉雞養殖場都知道養雞一定要通風,但總有一部分養殖員怕通風著涼,一直悶著棚(所謂悶棚就是雞舍內雞群需氧量大于供氧量,造成雞群嚴重缺氧),這種情況多見于8000-15000羽的小型簡易養殖場,悶棚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氣囊炎和支氣管肺栓塞發病率大大提升。
當前天氣忽冷忽熱,極易悶棚的時期,合理通風、降溫顯得尤為重要。支氣管肺栓塞病例有所增長。此病以伸脖喘,怪叫,支氣管、細支氣管被黃色樹枝狀物堵塞,肺發紅、水腫、呈黑紫色,全身性敗血癥為主要特征,死亡雞只大部分肚皮朝上,兩腿蜷曲,一旦混合感染,形成氣囊炎,死亡率更是反翻。所以必須引起養殖場的注意!
三,支氣管肺栓塞如何形成:
第一步:形成粘液在高熱的環境中雞舍濕度小導致粉塵飛揚,粉塵夾雜細菌、病毒進入肺臟,肺臟出于自我保護分泌粘液;養殖環境氨氣濃度過高也會造成呼吸系統大量分泌粘液。細菌、支原體在肺臟利用粘液中的營養成分大量繁殖造成炎癥。在炎癥的作用下肺臟、氣管更大量分泌粘液,肺臟的粘液在生理的作用下向外排,氣管中的粘液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積,支氣管則是兩股粘液交匯處。細菌、支原體在肺臟為病毒打開了通路,病毒趁機進入感染機體。
第二步:發燒病毒、細菌、支原體的進入造成機體突然發燒,高溫不斷烘烤著粘液。
第三步:堵塞高燒在不斷的加劇,粘液在慢慢失去水分,逐漸形成干酪樣物質;一般不會超過24小時機體便呼吸困難。
患上此病的雞群突然發病,傳播快,一般1~2天可迅速波及全群,死亡率高,從出現死亡開始每日翻倍增長,日死亡率高達10%左右?;即瞬〉碾u群注意繼發感染的控制,在雞群支氣管堵塞的臨床治療中,不要刻意把肺壞死、支氣管堵塞以及氣囊炎分開,支氣管堵塞不過是呼吸道綜合癥中的一個發病癥狀之一。在打通氣道,控制死亡率之后,要注意后續繼發感染以及原發病的控制,以防形成敗血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