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豬在一定程度上可通過以下方式應對熱應激的影響:
輻射(輻射能):從某一發熱源釋放的能量波。如太陽照射到房頂釋放出熱量隨后輻射到豬的體表。相反,豬的體表也能將熱量輻射到周圍的空氣中,使四周物體的表面(屋頂、墻體)溫度升高,因而體溫會下降。
在炎熱的天氣中,輻射散熱通常占豬散熱量的20%。但是,如果豬舍的表面溫度高于豬的體溫,豬就會凈吸熱。
對流:熱的物體外表周圍的熱空氣上升或移除。此方法借助于使豬身體周圍的空氣流動——只要空氣流動的速度快到足以使豬身體表皮附近靜止的空氣層發生移動。這時一種有效的降溫方法;無需濕潤,只要氣流速度達到1m/s以上,且空氣溫度比豬正常體溫38.9℃低3℃。因此,如果環境溫度為26-33℃,豬就能將約30%的體溫散發到這個速度強勁的干燥氣流中。
蒸發:將液體轉化為蒸氣。因為豬熱的表皮逸出的熱量,能夠加熱表皮的液體(在這種情況下是水),這是最快速度移動的分子,而剩余水分子存儲(運動)的能量則減少,因而蒸發能夠降溫。氣流會增加熱的蒸發性損失,它是氣流速度和最能夠使皮膚降溫的濕潤作用聯合產生的結果,單獨的空氣流動或濕潤皮膚均不能達到這一效果。
豬能通過氣喘、在泥地里打滾和把豬圈弄臟來達到蒸發性散熱,這些都是氣溫達到ECT的早期表現。
每蒸發100mL水就需要64.5W的熱量。這意味著當環境溫度為27℃時,一頭生長豬理論上可通過氣喘散發約40%的體熱。然而,豬需要長時間地多次快速呼吸才能蒸發100mL的肺水分,這就是為何用淋濕豬體表來散熱更有效的原因。
傳導:熱量從溫度高的地方傳到溫度低的地方。豬能變換不同的姿勢,使自己的身體能夠更多地接觸到更涼爽濕潤的地板表面。但是不要高估豬的自身調節;傳導散熱在炎熱氣候通常只占豬散熱量的5%-10%,因為豬只有20%的表皮能接觸到涼爽的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