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訊
精準·省心·可靠
|
|
五黑雞,又名五黑一綠雞,其主要特征為毛、皮、肉、骨、內臟黑,蛋殼綠。該品種原產于風景奇特的江西南城縣潯溪山區,現有1 300多年的養殖歷史。外形具有黑羽、黑冠、黑皮、黑肉、黑骨的五大特征,內含豐富的黑色素、紫色素、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自古以來,有“中國黑寶”、“雞中珍品”和“黑色營養保健食品”之稱。五黑雞因具有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成為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禽類產品。
1五黑雞的營養價值
五黑雞是我國稀有珍禽,屬國內外均為罕見的雞種,尤以藥用、滋補、觀賞而聞名于世,據《本草綱目》中的歷史記載:“五黑雞對慢性營養不良型水腫、肝炎、胃炎、十二指腸潰瘍、宮頸炎、赤白帶、產后虛弱、風濕性關節炎、哮喘及腦神經痛等疾病有顯著療效。90年代初,經中國農科院畜牧研究所的科學測定,南城五黑雞的肌肉和肝臟中,不僅含有17種氨基酸和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而且脂肪、膽固醇含量極低(只有普通雞的1/4),黑色素和免疫球蛋白較高,同時,皮薄肉嫩、清香味美,類似于甲魚,優于鴿肉,是當前中老年人、產孕婦和心血管患者的最佳食用,無愧享有“中國黑寶”之稱。
五黑雞在未選育之前主要是靠天然養殖,體型較小,性情溫順,適應性廣,抗病力強,主食蟲草和谷物。20世紀90年代后,通過多年來品種改良通過多代提純選育和配合飼料圈養,年均產蛋量140~160枚,綠色蛋殼達95%以上,受精率、孵化率均達90%以上。一般飼養70日齡可以上市銷售,成年母雞體重0.9~1.2 kg,成年公雞體重1.2~1.5 kg,大棚圈養的商品雞料肉比為2.8∶1。五黑雞所產的綠蛋并非色素添加劑的影響,屬純天然,蛋白濃厚,蛋黃呈橘黃色,含有大量的卵磷脂、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2五黑雞的市場發展需求
應市場發展需要,2016年7月份,連云港市贛榆區畜牧科技示范基地分別從上海、山東五黑雞種禽場引進部分五黑雞種苗,完全使用常規飼養、防疫、生產管理方式。經過幾個月的細心觀察,除出現少量毛色分離以外,該雞在本地適應性很強,成活率較高,現已陸續開產,效果良好。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蛋品及雞肉消費的需求越來越高,消費習慣也潛移默化地發生著變化,據不完全的市場調查顯示,蛋重偏小的綠殼蛋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傳統的大紅殼蛋需求在南方市場有逐年下滑的趨勢。其中,該品種雞的蛋黃比例大、蛋清黏稠,口感細膩潤滑;肉質風味特佳,個體大小適宜,對于一般家庭來說乃是最佳的選擇。在這種市場差異化需求下,越來越多的養殖戶或養殖企業開始轉型發展地面散養和林地放養蛋雞,但如何在平養或散養的環境下提高產蛋率和使用周期,將是引種、育種工作面臨的新挑戰。
3五黑雞的引進推廣工作
五黑雞的引進推廣工作也不是簡單的外購飼養過程,起碼要有一定的常規選擇性選種、選育過程,從而確保該品種在本地適應性和實用性。
為保留五黑雞原有特征,首先要制定一套適合本地當前市場最佳的五黑雞育種方案,確保該品種相比地方草雞保持絕對優勢,肉、蛋的風味、口感、營養一定上乘;成年雞體重維持在1.5 kg左右。
作為畜牧科技示范基地要想面向社會大量推廣優質品種,只有采取多元品系雜交法最有前途。第一步,建立多元品系雜交群體;第二步,雜交群體自群繁育2~3代;第三步,建立幾個家系,進行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測定,尋找最佳的雜交組合。加強疫病防控工作,不濫用抗病毒、抗生素和違禁藥物。
市場上消費者的需求也是推動蛋雞遺傳選育和換代升級的動力之一,對于五黑雞雞養殖來說,已經不再是難題,反而養出來以后怎么銷售才是真正困擾養殖戶的最大難題。因為在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無論養殖的雞養的多好,到頭來銷售出去以后,最終要看效益,這也就無形中的打擊了養殖戶的養殖熱情。而有些養殖戶養殖注重銷售環節養雞養的少,反而利潤大,養殖熱情高。要充分利用品牌效應,開發建立配套產品深加工、精包裝,內外銷售相結合。重點推廣丘陵、林下、果園生態型養雞模式,降低養殖成本,減少疾病,提高肉蛋品質。